台南大專中心繪本工作坊 講自己的故事

新樓幼兒園園長張秀卿。(相片提供/台南大專)

【義工記者李明翰台南報導】台南大專學生中心11月22日於台南中會東寧教會舉辦第5場繪本工作坊,主題為「繪本與母語教育」。

新樓幼兒園園長張秀卿首先分享推廣繪本教育的心得,她指出,從小對孩子講繪本故事,不僅能增進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更能促進親子關係融洽,「孩子需要的不是強而有力的教導者,而是溫柔堅定的陪伴者。」3年前,她創立「泥巴球繪本屋」,希望打造一個親子共讀的空間,發現越來越多家長為孩子營造精心時刻,定期至泥巴球報到,「這是一件相當美的事情。」

(相片提供/台南大專)

談到母語教育,台南大專主任吳明漢牧師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瀕危語言的分級標準指出,台語已接近「嚴重危險」等級,意謂只有祖父母一輩使用台語,父母和子女幾乎不會使用。他表示,母語教育不應該被當成學科來學習、考試,而是在日常對話建立使用習慣,在生活的世界使用語言,才能弭平世代隔閡,傳承台灣人的歷史、文化與智慧。

吳明漢進一步指出,語言既是文化與認同,也是情感建立的關鍵。唯有從日常對話做起,才能讓母語與繪本相輔相成。用母語講繪本,不是硬要教孩子某種語言,而是透過故事內容建立日常生活裡的母語對話模式。

(相片提供/台南大專)

繪本工作者劉玉雯則表示,坊間繪本多翻譯自國外,故事裡的動植物、建築物不會在台灣本地出現,這讓她反思:「要怎麼跟外國人講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她介紹台灣本土繪本《伊布奶奶的神奇豆子》,談布農族與大自然生命傳承;《藍色小洋裝》以三峽老街為背景,介紹藍染技術;《春神跳舞的森林》透過鄒族少年的視野,看見阿里山特有的動植物;《樹上的魚:Lokot鳥巢蕨》描述阿美族傳說,介紹鳥巢蕨(魯固,即山蘇)怎麼變成樹上的魚,及其他台灣動植物。

(相片提供/台南大專)

台南大專助理李明翰則分享夏季學校的服事經驗,介紹主題式繪本的概念與使用方法。他提到,繪本是很有趣的媒介,可以把看似複雜的主題變成生動又迷人的故事,讓孩子易於吸收。他從《藍色大樹》與《說好不要哭》談言論自由與白色恐怖,從《馬戲團》與《優蕾小鎮的庫瑪》談青春期孩子的自我形象。他表示,不要擔心小孩太小聽不懂內容,只要適當引導,將小孩當成大人來對話,會有意外發現,「最理想的主題,不是自己設定好的,而是與孩子聊出來的。」

當日現場也販售泥巴球繪本屋推薦的優質繪本,讓主日學教師為自己或教會建立繪本資料庫。今年度最後一場工作坊將於12月13日在台南大專舉行,報名請致電台南大專或洽臉書粉絲專頁「台南大專Fans Club」。

(相片提供/台南大專)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