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材生為何尋短?

Image by Tien Vu from Pixabay
 ◎黃宗玄 

連日來,台灣大學校園內發生多起學生尋短事件。而在11月13日,又發生了第三起墜樓事件。一名22歲的陳姓男學生,自台大社會科學院七樓頂墜落,造成意識不清、全身肢體多處骨折送醫搶救。這是從11月9日起短短五天內的第三起,不禁讓人深感恐懼,也疑惑到底是怎麼了?

這真是讓人心碎的消息,並且接二連三……到底,面對這樣的危機該怎麼辦呢?自殺潮背後潛藏的警訊,反映出現代社會的什麼問題呢?讓我們從下列三個面向來討論。

首先,高材生的殞落代表著台灣教育的困境。學歷好的學生,其實面對的是更多的自我要求與內心壓力!比起別人,他們也背負著更多「一定要成功」的社會期待。所以,當碰到人生難題時,像是處理分手、心情低落等,常不願或不敢求助,問題會更嚴重。

再者,社會期待與原生家庭的期望,更使學生覺得無價值。台灣孩子從小就被父母與社會賦予「讀書、讀書、再讀書」的任務!因此,成績傑出者,覺得自己像一只棋子,是受別人期望所驅使及控制。甚至,當達不到外界的標準時,會更加自責與自我傷害。當自殺潮趨向年輕化時,我們需要更全面的調整國家與社會的整體思維了,這絕非以「年輕人抗壓力不夠」可以了結!

最後,自殺潮的仿效背後,更需要生命意義的答案。台灣教育在哲學思辨與生命探討方面,是幾乎完全不存在的。一直以來,是沿襲著過往的教育理念,以課本、考試來引導教學,訴求標準答案。這讓學生從小必須飽受「追分」與符合社會期待之苦……在工作之後亦然。我們很難去「做自己」,或是「成為想要的自己」。如此不健康的心態,其實與我們社會和大人的不健康心態及不平常心有關!當父母不放過自己,孩子就不容易放過自己,釀成諸多如墜樓的憾事……

危機就是轉機,針對接連墜樓事件,我們除了要繼續關注之外,更要回到我們自身,好好愛自己! (作者為新樓醫院物理治療師)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