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跟著流行走的節期?

11月26日許多人的LINE都曾出現「感恩節快樂」的長輩圖,也有許多教會在22日的主日慶祝感恩節,用許多蔬果布置教會講台。然而觀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教會行事曆裡並沒有感恩節這個節日,為什麼許多教會「照例」慶祝感恩節呢?

每年11月的第四個禮拜四是美國的感恩節,也是美國的國定假日。台灣的教會怎會慶祝這個節日呢?或許是宣教師或留美牧者將感恩節帶回來台灣,介紹給教會的。不論如何,台灣的教會就自動地將11月第四個禮拜訂為感恩節來對上帝獻上感謝。

美國的感恩節與台灣教會的關係是什麼?如果沒有回到信仰上來反省,我們其實容易淪為世俗化而不自知。感恩節其實是1941年美國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才訂立的。如果教會真的要慶祝,為何不是過加拿大感恩節呢?至少在發展脈絡上,台灣北部的長老教會與加拿大的教會有密切的關係。但加拿大的感恩節到1957年才正式訂立為10月第二個禮拜的禮拜一。換句話說,當初來台的宣教師並沒有將感恩節帶進台灣的教會,不論是加拿大或美國的。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發展中,有沒有感恩節呢?有,長老教會在非原住民的宣教裡,以舊曆過年的「新春稱謝禮拜」為感恩日子。而許多原住民教會也以作物收成的節期為感恩節,將收成獻給上帝。

舊約裡,以色列人曾經被擄到巴比倫,成為奴隸,無法有自主的意識,直到歸回耶路撒冷。日本神學家大木英夫就用以色列人的這段經歷,反省日本的神學界毫無反省地跟著德國走,唯德國神學是瞻。他稱日本的神學是「被擄到德意志」。他希望日本的神學界可以學德國的神學卻不能跟著走,並大力主張要建構日本自己的神學。台灣的教會是否出現唯美國基督教是瞻的信仰態度呢?我們得要留意,否則,我們會在不自覺中被擄到亞美利加(America)。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信仰反省中,也告白我們的教會是「釘根佇本土」。我們的前輩牧師黃彰輝所倡導的「處境化神學」,就是希望我們的信仰能反映台灣這塊土地的真實樣貌,而不是只從歐美毫無反省地將信仰模式移植進來。

在即將點燃代降節期的第二根蠟燭時,我們得再次提醒自己,不要讓我們的信仰隨波逐流,只想跟著流行走。第二根的蠟蠋是象微預備與信心,我們必須知道每一根蠟蠋點燃的意義,並在這個意義中預備我們的心、省思耶穌的誕生與我們的關係。畢竟待降節期不是人云亦云的節期!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1條評論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