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大專中心專講 談精神疾病知識與陪伴原則

(攝影/黃敍慧)

註:本文為報導、並非醫療評估或治療指導,若有身心健康疑問,請仍需與專業人士討論。

【義工記者黃敍慧花蓮報導】花蓮大專學生中心於11月26日晚間,邀請基督教門諾醫院臨床心理師李小安,以「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與精神病病友的相處之道及自我調適」為題,傳遞精神疾病相關知識,並從臨床經驗分享實際陪伴病友時的原則與要點。除了花蓮大專學生中心成員,還有東華大學學生與多位花蓮地區教會的會友參與。

此次講座主題構思來自東華大學特教系秦同學,他觀察到周遭常會看到一些精神疾患,但由於缺乏相關知識與教育,社會也鮮少談論此議題,不知道該如何與這樣的病友相處,因此希望能透過講座宣導正確觀念,也提供精神疾患的照顧者自我調適的相關資訊。

在講座一開始,李小安便提出3個問題,請與會的每個人以手上畫有圈叉符號的紙條匿名作答,並統計圈與叉的數量。第1題「是否有過敏體質?」要表達的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處境與經歷;第2題「就診精神科的人是意志力薄弱的」,雖然眾人一致否定,但這樣的論述仍常見於周遭社會;第3題「是否願意跟這些精神疾患做朋友?」,大多數答案顯示對此未有十足把握。

認識疾病部分,李小安首先對精神疾病加以定義:「認知、情緒調節或行為中有臨床顯著困擾,並表現在心理、生物或發展過程上的精神功能不良症候群。」他解釋說,人們無法從單一症狀類推精神疾病,身心科為病人做心理評估時,會從生理、心理及社會三個面向探究,除了外觀可測的現象,也需要深入背後成因。談到精神疾病會不會好?李小安表示這是常見的思考陷阱,除了「好」的定義模糊,人們對未來也難以掌握,只能立定目標,與被陪伴者一起面對、調適與修復。

(攝影/黃敍慧)

在進入「如何與病友相處」的話題之前,李小安透過圖形與數字代換以及運算的活動,傳達資源有限的概念。他表示,人能同時處理並應付的壓力有限,因此在陪伴他人之前,好好照顧自己並不是自私的行為。

對於「期望付出的陪伴,可以讓對方產生立即的行為改變、改善或負面情緒消除」這類普遍對陪伴成效的期待,李小安提醒,陪伴者應該是可以與被陪伴者「一起經歷」負面情緒的狀態與困境的人。他進一步提出幾個陪伴的要素,以語言或非語言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興趣與關注,但要尊重被陪伴者的意願;學習不加以評價地傾聽,並分辨自己的期待與被陪伴者的需要。

最後,李小安分享當周遭病友或環境遇突發狀態(如症狀發作、災害)時,要把握的5原則:「安(Safety)」促進安全,「靜(Calming)」促進平靜鎮定,「能(Efficacy)」提升效能感,「繫(Connectedness)」促進聯繫,望(Instilling Hope)」灌注希望,幫助自己調適,也協助有需要的人。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