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屆蔡瑞月國際舞蹈節 傳遞抗暴精神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1970年4月24日,時任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赴美訪問,一聲槍響驚動世人,也引發國際對台獨運動注目。時隔50年,當年刺蔣的黃文雄與鄭自才,受邀參加12月4日登場的第15屆蔡瑞月國際舞蹈節開幕,並在「人權鬥士手印拓版」上拓下手印。

「看不見的戰爭——2020中國瞄準全世界」是這屆舞蹈節主題,蔡瑞月文化基金會董事長、七星中會新興教會長老蕭渥廷致詞時首先感謝上帝,使基金會擁有這塊以人權出發的基地,追求自由與民主,記念台灣現代舞先驅蔡瑞月的精神,因此每年舞蹈節會設計有關台灣主體性的議題,團結所有關心普世價值的民間團體與社運組織。

包括台北中會公義行動教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在內,今年共有53個團體協辦,協辦團體代表在撒烏瓦知部落帶頭下,進行現場繞行儀式,為台灣主體性的文化運動繞行。蕭渥廷表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是中國藉機向外擴張權力的支點,發動了一場看不見的戰爭,始終受到惡鄰中國威脅的台灣人更加需要勇氣。而黃文雄與鄭自才在半世紀前刺蔣,展現出台灣人氣魄,因此,以手拓印留下2位當年對抗極權的精神,做為抗暴精神的永續傳承。

(攝影/邱國榮)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叡人說明,刺蔣案的「那一槍」子彈,打破了台灣遭逢二二八事件後的苦悶,啟動了往後民主化與本土化國家意識開始形成的歷史進程。刺蔣行動意謂台灣人要自救、要脫困、要回到世界,這一槍的故事要向世界訴說,同時也要對西藏、蒙古、香港、新疆表達,只有行動才可以改變現實,就算失敗也要行動。

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周婉窈指出,1960與1970年代台灣有許多關於抗暴的壯烈事件,可是因為戒嚴而讓這些抗暴事件「沒有留在我們集體記憶裡面」,因為不知道歷史,所以容易重蹈覆轍,「在記憶中沒有反抗,暴政若是再來臨,我們只能注定讓外來政權統治」。

黃文雄回顧刺蔣行動時表示,美國一向把台灣當作在亞洲戰略的棋子,不樂見台灣人有改變局勢的大動作,他認為當年唯有暗殺蔣經國,才能有效傳達台灣人追求獨立的願望,絕對是國際注目新聞,一旦刺蔣成功,國民黨接班可能內鬥,會打開台灣發展民主的可能性。台灣若要擺脫在兩強夾縫下的困境,應要使社會加強台灣的主體意識。

鄭自才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日本放棄在台灣與澎湖的主權,並沒有台澎指定主權歸屬;因此他認為台澎人必須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才可以進入國際社會平起平坐,擺脫中國打壓。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