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環境運動 溝通爭取認同 倡議改變政策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走過20個年頭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於12月12日在台灣大學法學院舉辦論壇「2050台灣想像——從環境正義到永續轉型」,邀請聯盟的環境運動團體代表及長年合作的環境運動工作者與會。上午場議題「共同前進——台灣環境運動的突圍與展望」,與會者堅持要求政府公開資訊,讓公民參與,內部與外部必須有好的討論文化,尤其是應建立一套政府部門與環境團體溝通的機制。

資深環運人、生態保育聯盟總召集人林聖崇表示,政府應讓公民參與涉及環境保護議題的政策與計畫,這種願意和民眾溝通的政府,才是好的政府。關於資訊公開,他表示,政府並非徹底執行,因此他鼓勵環運人士進入體制,因為掌握權力,才能讓資訊獲得公開,不過,進入體制後可能會遍體鱗傷,也可能會產生與理想出現距離的妥協,然而正因有妥協,因此會改變政府政策的制訂方向,往環保團體的理想前進。

曾任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的前立法委員陳曼麗表示,過去她在環境團體倡議時曾多次與政治人物接觸,希望他們支持幫忙,環團除與長期合作的立委保持關係外,也要繼續開發其他立委並與其建立關係。她表示,雖然環團都有偏好的政黨,但召開記者會時仍希望各黨都出席,代表民間倡議團體並沒有偏袒任何政黨,畢竟民意代表有民間團體難以做到的事情。

陳曼麗表示自己在因緣際會下進入立法院參與政治領域的運作,與過去在民間倡議立法的最大差異,就是民意代表可以迅速且直接地跟公部門對話。她指出,民間倡議團體透過民代把倡議內容向公部門說明清楚,而公部門因看到的是公務系統,明白倡議內容的公務員反而可以協助並讓事情進行得更加順暢。

前環保署副署長、全國律師會副會長詹順貴律師表示,環境運動者一定要有熱情,但不要過於激情,若希望台灣未來更好,現在需要的是溝通對話,而不是只單向要求政府。社運雖有崇高的理想,但不該自以為義,指著公部門及不支持的民意罵,尤其不該亂扣立場不同者帽子,造成社會的內耗。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無論是內部或外部,都應建立良好的討論文化,立基於證據、理性討論,然後推進、改變政府往環境團體理想的方向制訂計畫。他進一步強調,要看重地方政府的努力,因為環境保護的地方工作非常多,這也是改變政府的基礎工程。他表示,社運的核心不是改變政府的政策,應是在前端爭取群眾的支持,才有能力可改變政府政策,「坦白說,在爭取群眾支持這點,我們(環境團體)日常做得不夠。」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則舉例說明,像動物保護與原住民狩獵這類矛盾,也必須資訊公開、讓公民參與、建立好的討論文化,才能解決內部與外部矛盾,同時也可挑戰政府。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賴偉傑表示,未來除了繼續加強台灣的環境教育外,環保團體在討論2050年願景時,由於不是即時反映現況,反而可以平心靜氣地想想未來,也可邀請企業一起好好談談,重點是最後規劃的路徑地圖,必須要由民眾共同討論決定。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