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去siong-tián否?

Image by Robert Pastryk from Pixabay
◎李道勇

日前,看到一則台語報導〈要不要去熊電?〉,我不禁愣住半天,我相信十個人看這報導,有十個人看不懂,直到我看完內文,才發現「熊電」原來是「商展」siong-tián。把台語siong-tián譯成「熊電」未免太離譜。筆者呼籲,如果無法在文中附帶台語語音,請上iTaigi網站或教育部網站去查,免得鬧出siong-tián變成「熊電」的笑話。另外台灣的夜市iā-chhī,也別變成「亞騎啊」。

華語中的香腸,台語說煙腸ian-chhiâng、灌腸koàn-chhiâng,這沒什麼好奇怪,因為在台灣人的思考裡,香腸是醃製或薰製而成,也不止是把絞肉灌入腸衣而形成香腸。

1950年代,台灣剛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恢復。為了協助推展民生工業、刺激消費,政府便整合公部門與民間企業,舉辦「商展」,藉以宣傳國家經濟發展果實。各企業也聘請所謂的「商展小姐」,來到他們攤位與或現身其他各種場合,刺激產品銷售。

與今天的Show Girl相比較,當年的商展小姐在衣著或宣傳的方式,都較為保守,不僅儀表端莊大方,而且強調「溫柔有禮」。

商展小姐所到之處受到粉絲熱烈的歡迎,她們不只參加台北國慶遊行,更前往八七水災災區為參與救災重建的官兵帶來慰問與歡樂。

當年的「商展」與「商展小姐」選拔活動狀況,台灣省電影製片廠都拍攝了過程,現在轉移至國家電影資料館典藏。我們可以從這批影音資料中,看到半世紀之前台灣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層面的吉光片羽。

在2020年代,還能看到記者借用1950年代台灣南部人的口碑「欲去siong-tián否?」來稱呼現在的夜市iā-chhī,令人不得不佩服台語的生命力,也令我讚嘆台灣人的懷舊心態。 (作者為城南文史工作室負責人)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