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眺望】受限的普世

◎盧恩萱(長老教會青年)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從戒嚴時期即致力於基督信仰及國家認同的連結,並時常在普世組織中為國家主權發聲。然而這樣的脈絡延伸至今,使普世與聲援台灣主權劃上等號,這個等號卻也限縮了我們對於教會普世的想像。

教會的普世應當是遼闊的,藉由普世會議或組織的平台,各方得以提出當地教會的動態或國家面臨的苦難。然而,若我們每次在普世會議中,僅心繫於傳達台灣在國際上的委屈,不只會讓其他教會感到疲乏,也挾制與會者對於普世的想像。身為台灣人,會很自然地分享台灣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所面臨的艱難,但不該將普世圍繞於這個困境。過去長老教會在普世組織為台灣的貢獻,有其時空脈絡,也備受肯定,但是在現今國際社會中,愈來愈多普世夥伴已經認知或認同台灣被打壓的事實,普世作為捍衛台灣主權的平台其實可開始轉型。

普世可以包含性平議題,如女性在教會內的「天花板」處境,教會內對於性別的歧視及性侵、性騷擾事件。普世也能容納面臨環境浩劫下,當地民眾受到的水旱災、遷徙問題,或是涉及經濟不平等下,信徒如何在社會及教會生存等課題。普世會議交流的管道能提供各教會提出當地的現況,而讓其他教會同哀哭,並反思與自身教會的共通點,彼此分享與同理。

普世能持續發展的動力之一,便是教會間對於議題的連結性,若在普世會議上滔滔講述台灣歷史及悲傷,確實會引起共鳴,但是共鳴往往在會議結束即終止。羅列台灣的現況,絕不只有國家主權需要被正視,它是一部分並非全部。當台灣政府不斷在國際上擴展外交,內部的經濟、環境、性別、社會四大議題仍同時受到檢視與挑戰;同樣地,教會內也必須面對這四大議題,持續反省。多元議題組成現在的台灣,也形塑了台灣的教會。

我們應勇於直視台灣教會內部的缺失,聆聽普世教會所遭受的危難,學習作為普世教會的一分子,如何在不同的議題上提倡與警醒,與普世眾教會共同革新。而台灣教會所擁有的進步及多元面貌,也將使得普世教界很自然地認定台灣教會的獨特性,並能直覺認知台灣是獨立的國家。

普世這個詞彙蘊含著全面性與豐富度,不該只聚焦於台灣主權受侵害。普世界的朋友不會單憑台灣受中國打壓而與我們成為夥伴,而是因為在生命、信仰上有著可以共同探討的話題,彼此連結及同行,進而明白、願意聲援受到壓迫的台灣人或台灣。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