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聚會討論精神健康 專業與信仰的平衡

(相片提供/張原境)

註:本文為報導、並非醫療評估或治療指導,若有身心健康疑問,請仍需與專業人士討論。

【張原境採訪報導】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駐德國宣教師鍾淑惠牧師發起的線上聚會,台灣時間3月13日晚上舉行第3次聚會,此次主題為「精神健康大哉問」,由愛丁堡大學博士生宋訡瑄主持,邀請精神科醫師徐立仁、臨床心理師陳牧凡、戲劇治療師劉冠竹及藝術治療師陳思妤分享各自專業,談論專業與信仰間的平衡,最後則開放參與者自由提問。

延伸閱讀:

線上聚會談疫情對各行各業與信仰生活影響

跨國線上聚會 分享全職牧者的信仰與生活

雖然同為助人工作者,但彼此又略有不同。徐立仁表示,精神科在臨床體系中涉及專業廣泛,傳統上可分為生理、心理、社會3個層面發展,與心理師最大不同就是有開藥的權責。陳牧凡表示,依據台灣法規劃分,心理諮商治療也被視為醫療行為,須依法監管。與諮商心理學相比,臨床心理學需要多涉獵生理、神經科學相關知識,而除了車禍腦傷、失智症,或思覺失調、幻覺妄想等嚴重精神科的患者,僅能由臨床心理師做評估治療外,其他工作範圍與諮商心理師大同小異,也會與社工師、精神科醫師、職能治療師、醫檢師多方合作。

回台執業5年的劉冠竹指出,在台灣的法規當中,的確較無自身專業的相對位置。曾於英國進修藝術治療的陳思妤說,藝術治療在英國約有70年歷史,剛開始是針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受到創傷的士兵;在英國,藝術治療師的地位與其他醫護人員相等但不能開藥,但在台灣則有點尷尬,「台灣曾經有藝術治療師執照,後來因故撤除,如今仍缺乏法規規範。」

談到信仰與專業之間的衝突,徐立仁表示,宗教有時容易變成個人面對生活挫敗時自我想像的投射,這時就會有些危險,他個人傾向於在診間就是以精神科專業互動,臨床上不太會跟病人談信仰,然而回到私領域,他還是會幫一些病人禱告。劉冠竹表示,自己曾在基督教機構工作,那時在工作場域就可直接談信仰,但現在就職於一般醫院,面對個案不會第一時間就談信仰,而是持守專業與倫理界線,但需要時仍會陪對方探索。

陳牧凡說,自己最困窘的時候就是在自殺防治中心服務時,因為「你不知道下禮拜看不看得到這個案」,此時還是需要信仰上的交託,但工作時仍會遵循倫理的界線,「不能讓受苦的個案被迫接受自己的信仰價值。」陳牧凡表示,助人工作者不是在救人,而是用話語陪伴對方探索,「陪伴就是盡量不要帶著太多前提或預設,盡量以對方的需求為重點互動。」陳思妤表示,個案的文化或成長背景才是重要關鍵,因此不會在工作時輕易帶入助人者的個人背景。

談到助人者的自我關照,徐立仁表示,自己的門診大概50個人中,會有30個人有自殺傾向或想法,每日的工作負擔其實相當沉重,因此更需要覺察自己是否有靈性疲乏或替代性創傷的產生,也要適時尋找自己的支持資源。劉冠竹認為,不論是神職人員或是助人工作者,都需要不斷透過練習,了解自己的限制到哪裡,以及何時需要求救。

談到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陳牧凡表示,疫情剛發生時,發展心理學家曾擔心諸多禁令影響幼兒的智力發展,後來發現可以透過視訊及父母教學的方式補足,然而臨床實務工作者擔心,在情商、同儕群體生活社會化的部分可能難以補全,「孩子在重要的發展階段缺少群體互動,如何在群體當中練習處理自己情緒,就是視訊的狀態下很難做到的。」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1條評論

發佈回覆給「思妤」的留言 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