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屏東報導】為逐步實現族群自治的目標,經多年籌備,排灣族民族議會預計今年正式成立;排灣族民族議會籌備委員會特別委請長期關心台灣原住民族權益且擁有社會運動經驗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ayuan(排灣)中會與Kacedas Payaun(東部排灣)中會,分別在屏北、屏南、東部舉辦3場說明會,邀請地方行政、民意代表及關心相關議題的族人與會,分享看法、交流建議。

(攝影/林婉婷)

今年的首場說明會於4月10日上午在吾拉魯茲活動中心舉行,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委Calivat Gadu(鍾興華)亦親自出席、全程參與。活動在Payuan中會議長Tjuku Tjaljimaraw(傅梅花)牧師祝禱後正式開始;首先請魯凱族民族議會主席Lavuras Abaliwsu(包基成)分享,他首先以守護傳統領域為例,點出台灣各原住民族不是對抗彼此、而是共同面對體制,接著回顧2002年時任總統陳水扁代表政府與原住民族簽訂「新夥伴關係協定」,及2016年時任總統蔡英文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兩者雖屬於政治承諾,但亦帶動後續原住民族對族群自治的倡議與行動;繼2017年成立魯凱族民族議會後,阿禮部落更在去年完成「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劃設公告,以此守護部落環境也實踐「小自治」;最後Lavuras Abaliwsu以「同中存異,異中求同」勉勵,談到在族群自治議題需要眾人團結、合作,因為各族其實都享有同一個名字——原住民。

Lavuras Abaliwsu。(攝影/林婉婷)

緊接著由排灣族民族議會籌備會總召集人Ljegay Rupeljengan(樂鍇・祿璞崚岸)說明,談到成立民族議會不只是展現自治與自治權,也有助於資源連結,增加族群力量與發聲,尤其是面對跨區域、跨族群的公共事務時;另由於排灣族族群龐大,成立民族議會更具有指標性,有助於未來與政府討論族群自治時對等協商。他指出,成立民族議會後,完成階段任務的籌備會即解散,但接下來還有很多挑戰,包含推舉部落代表等,仍需要教會等部落內的團體持續扮演串連與溝通角色。

Ljegay Rupeljengan。(攝影/林婉婷)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