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霓霓解析緬甸社會運動的現況與未來

(攝影/洪泰陽)

【洪泰陽台中報導】緬甸自2月初發生政變後,人民為追求民主而自發性地集結,向軍政府抗議,而後陸續傳來了軍人鎮壓事件,抗議活動迄今已經有600多人死亡與千餘人被捕。為此,4月9日晚上由哲學星期五@台中志工團與台中市林李娥教育基金會主辦,於好民文化行動協會邀請了出生於緬甸的華裔、現為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緬甸語講師彭霓霓,以「解析緬甸:社會運動的前因後果」為題,介紹緬甸社會運動發展,分析此次社會運動運作的現況,釐清緬甸街頭抗爭歷史。

彭霓霓表示,緬甸出現在國人印象中是因為前幾年的迫害羅興亞人事件,而在今年2月1日上午,緬甸國防軍推翻主政的全國民主聯盟、抓捕包含國務資政翁山蘇姬、總統溫敏和執政黨多位領導人,並將權力移交給總司令敏昂萊後,宣布緬甸進入緊急狀態。各地民眾陸續展開公民不服從,無論在自家敲打鍋盆或走上街頭懸掛內衣和筒裙等,試圖用佛教戒律與傳統文化禁忌來對抗軍隊,或以掉落蔬果慢速撿拾、鳴按喇叭、集體拋錨等作為癱瘓交通,組織出不斷打破紀錄的大規模遊行,甚至全國大罷工等種種行動實際表達對軍政府的不滿及反抗。但軍政府的回應除了水砲車、催淚瓦斯、橡膠子彈、裝甲車及實彈射擊外,更隨意掃射和濫捕,而且不限於街頭巷弄,甚至入侵民家,並實施宵禁、斷網、箝制新聞自由等。民主化不過5年的緬甸,時光倒流回威權統治時期。

彭霓霓表示,儘管3月的革命還看不到春天,在日益嚴峻的情勢下抗議行動依然持續,抗爭者有歷經1962年軍事政變的,有1988年8月8日的「8888」革命、2007年的「番紅花革命」,並結合2011年網路自由後產生的年輕人X與Y世代,跨越世代的緬甸人共同追求民主與自由。

彭霓霓表示,從2015年後的緬甸民主化,到近日發生的軍事政變,再次驗證了民主並不安全。她表示,緬甸人歷經多次的革命,檢討了每次失敗的原因,這次比較不同的有2點,一是公民不合作運動,突顯全民性運動而非單一政黨方式;二是成立反軍人的政府組織,試圖在國際法上製造「1個國家、2個敵對政府」的態勢來持續抗爭,並同時在對外與對內上進行遊說宣傳,讓國際社會關注緬甸的民主發展,進而形成對軍政府的壓力。

對於未來,彭霓霓表示,受到中俄兩國支持的軍政府與其他各邦的關係,以及是否重新《彬龍協議》,都會影響到本次革命的未來。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