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原境台南報導】今年4月起,台南新芽協會承辦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走過黨國:不當黨產在台南」系列活動,期待透過走讀、講座及電影放映,與台南民眾討論地方的不當黨產案例,將黨產議題的討論深化至在地社群,培力民眾運用既有公開資源,進一步理解追討不當黨產的意義與困難。4月11日下午舉行首場走讀活動,從台南新芽出發,行經中華日報報社、國賓大樓、前國民黨台南黨部、真善美戲院、愛國婦人館及南門放送局,途中繞行至湯德章故居參觀,全程由台南新芽專員鄭韶昀進行講解,吸引30多人報名。
首站來到的中華日報報社,於1946年2月20日在中國國民黨與地方人士的支持下創刊;鄭韶昀表示,考量戰後初期的台灣民眾語言使用習慣,中華日報曾採華文、日文並陳設計,此外中華日報為當時許多台南重要館舍及建物留下珍貴資料照片,台南多位知名的文史工作者也都來自中華日報。

矗立於火車站前站的國賓商業大樓,前身是日治時期的「三井物產台南支店」,後易手為「勸業銀行台南支店」,再改為「台灣日報」報社進駐;鄭韶昀指出,戰後由中華日報接收台灣日報社址及部分印刷設備,開啟其報業基礎,然而國民黨與建商合作,1981年10月將報社拆除並轉售獲利,原址蓋成今日所見的國賓大樓,至今產權複雜,多仍有住戶。

接著眾人來到原國民黨台南市黨部;鄭韶昀引用政黨不動產查詢系統的資料指出,此處是先占後租、租後申購、黨營事業再代為取得產權,直到2017年國民黨無力支付解雇大量黨工的資遣費和退休金,方由黨工查封此處,拍賣得標,今已有餐廳進駐。
真善美戲院現址原為日治時期戲院「宮古座」;鄭韶昀說明,戰後遭國民黨接收為黨產,改名延平戲院,1977年拆除改建為今日所見之延平商業大樓。鄭韶昀補充,真善美戲院屬「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影曾與中視、中廣、中華日報及中央日報合稱「五中」黨產,直至2005年才因「黨政軍退出媒體政策」將中影轉為民營。
愛國婦人館本為日治時期的「日本愛國婦人會」所建,鄭韶昀談到,戰後初期曾短暫作為台南市黨部,後交由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管理,前棟出租予當時的美國新聞處,1971年發生的「台南美新處爆炸案」,也使該處被列為不義遺址。
現「南門電影書院」的前身為台南放送局,落成於1932年;鄭韶昀介紹,戰後國民黨政府來台,放送局由中國廣播公司接管,並開始對海外開播「自由中國之聲」,直至1997年中廣台南台才遷出本址;2011年,台南市政府與台南藝術大學合作成立「台南市南門電影書院」,不僅活化歷史空間,亦可推廣影視文化。
5月22日下午尚有一場走讀活動,當日晚上於政大書城亦有講座「建物的故事:細談台南不當黨產」,邀請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委員許有為及台南新芽理事長嚴婉玲對談,有興趣的民眾歡迎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