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生致力宗教對話 神學家孔漢思逝世

天主教神學家孔漢思(Hans Küng)於德國杜賓根家中逝世,享耆壽93歲。(相片來源/WCC)

【林宜欣編譯】4月6日,天主教神學家孔漢思(Hans Küng)於德國杜賓根家中逝世,享耆壽93歲。他致力於促進各宗教之間的談話、從多個面向挑戰梵蒂岡教義,並推動普世教會合一運動。普世教協(WCC)記念這位瑞士神父,感謝他在有生之年做出的貢獻。

1928年3月19日,孔漢思出生在瑞士琉森州的蘇爾塞(Sursee),他11歲時就以成為神父為志向,並在20世紀後期見證參與了基督教產生劇變的時代。他努力不懈挑戰教會階級體制,因此許多評論家都稱他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之後對教會最大的威脅。

1960年代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Second Vatican Council)中,孔漢思代表改革派擁護者,也是會中最年輕的神學家。梵蒂岡專家彼得‧哈布勒斯韋特(Peter Hebblethwaite)寫道,孔漢思的所有提案都被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接受,其中有些經過修改。哈布勒斯韋特表示:「沒有一個神學家能比他有影響力。」

孔漢思把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視為開端,在那之後他持續批判梵蒂岡教義,其中牽涉到教會管理、聖餐禮儀、教宗無謬誤(papal infallibility)、出生控管、牧者禁慾、女性聖職授任、異族通婚、同性戀、墮胎以及地獄的意義等議題。孔漢思甚至因此被梵蒂岡取消神學家資格,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服事耶穌,而不是服事以祂為名的教會。」他在晚年致力於找出各宗教倫理之間的共通點,以推動和平。

孔漢思創立並領導全球倫理基金會(Global Ethic Foundation)作為研究與教學機構,該基金會和杜賓根大學(University of Tübingen)合作,在全球推動倫理價值,並促進宗教間和文化間的交流,為此,他一共出版50本著作,並在各處舉辦演講。孔漢思稱自己為「不幻想的理想主義者」。他曾說過:「我不隨隨便便樂觀,我是認真相信有希望。」

WCC代理總幹事伊萬‧索卡(Ioan Sauca)表示,孔漢思在一生中帶著勇氣和毅力,在追尋普世合一運動的道路上提出許多困難的問題,「他在自己的信仰社群和更大的信仰圈中挑戰現況,抱持不懈的精神面對跨宗教和跨文化的談話,以及共通利益的議題。」(資料來源:WCC、The New York Times)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