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與使徒的教導

Image by brunoabdon from Pixabay

◎蕭國鐘

耶穌在世時,以各種方式表明給不相信祂是彌賽亞的人,認識祂就是。祂也有用語言的教導,讓使徒們對不明白的思想,都能得到一致認知、清晰事件的原委、修正偏差,並加以實踐、推行,用正確的觀念傳給後代人。此推論應不至有誤差吧?

但聖經中好像有一些違此觀念的教導,使我感覺不知為何有這種現象出現,如何解惑再遵循方向,否則亂象發生,聖經就不是唯一的依據了。會各說各話、無所適從。舉二事為例:

一、麥子與稗子的比喻,門徒提議把稗子拔出來丟掉。耶穌卻說不要,要等審判時再處理。但到保羅時代,保羅的處理方式卻明顯違反此原則,他在給各教會的書信中強調要馬上修正,以免發酵,甚至用若和我們所傳的不同的要受咒詛,來表達重要性。很清楚與耶穌的意思相反,為何?

二、耶穌臨離開使徒時交代,要奉父、子、聖靈的名傳給相信的人施洗,但使徒傳道給人的施洗時,卻是奉耶穌的名給人施洗,也是很讓我不解,為何?

今日大家各自表述時,如何以經文內容為依據呢?

(作者為基督徒)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