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眺望】過去的宣教紀錄是今日的宣教借鏡

◎鍾淑惠(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派駐德國宣教師)

德國柏林差會自1828年開始派宣教師到世界各地,近期該會完成了一項檔案統整計畫,將超過5萬頁有關柏林差會的112冊《宣教報告》、26冊《呼召》、31冊《宣教》等文件,建立數位化檔案。這些包含柏林差會歷年組織、宣教歷史和宣教師的資料,現在都可以在網路上看到了。數位化歷史檔案一方面保存了宣教機構的文化遺產,另一方面提供給教會等有需要研究的人更容易隨地上網查看。

現任柏林差會主席克里斯托夫‧泰勒曼(Christof Theilemann)牧師表示,這些珍貴的報告,記錄著從1828年以來不同時代的宣教經驗、信仰挑戰及海外福音工作的點點滴滴。所有的第一手史料不僅是宣教學的實務紀錄,更有著在當時對基督教宣教及其歷史中眾多緊張辯論的重要提醒。

在館藏史料數位化的同時,柏林差會正著手出版一本關於差會宣教的書籍。其中關於中國的宣教部分,是由柏林差會負責東亞區的牧師芭芭拉‧德姆(Barbara Deml)閱讀、彙整過去到中國的宣教師所有報告書撰寫而成。雖然尚未出版,感謝她仍與筆者分享她所寫的部分內容。閱讀後,令人驚訝的是,柏林差會在19世紀初期的儲備宣教師人選不局限於牧師,當中不乏商人、藝術家、教師和保險員等受呼召,放棄本職,受裝備當宣教師。

宣教的挑戰十分艱鉅,歷史紀錄中常有因為受排擠或抗拒,而一再轉移他處的宣教師。有的宣教師耗盡畢生精力,讓受洗的人數累計達數十位,但最後僅四位繼續持守信仰。也有善用當地幫助者(成為信徒的當地人),直到19世紀末教會事工仍然由外來宣教師主導。當然也有宣教成功的案例,例如:宣教師的妻子探望受暴婦女,拯救了許多即將服毒自盡的可憐女性。許多宣教師表示,他們將自己的家庭生活方式展現在中國人眼前,與他們分享基督信仰的價值觀,成為宣教相當大的助力,因為許多人嚮往和諧平等的家庭關係。此外,宣教師也發現茶館裡的交流辯論,引起許多茶客的好奇參與,也是成功傳遞福音的最佳例證。

我們可以透過宣教師先輩們的經驗得到什麼提醒呢?在注重隱私、人權的現代思潮中,如何成為榜樣分享上帝國的價值觀?相信細讀、參考過去宣教師的寶貴經歷,我們可以以此借鏡,發展出嶄新的21世紀新世代宣教模式。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