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平安基金會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舉辦「關懷聾合」關懷員培訓,招募聾人、手語翻譯員、手語班進階及實習班學員等夥伴,共同服務聽障長輩及家庭;首場培訓在5月8日於高雄中會苓雅教會舉行。除了請中心視訊人員洪虹妃和手譯員蔡孟均分享到宅經驗,為提升學員們對聾人家庭的認識與敏感度,也請正在攻讀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的聾老師麥慶賓,和嘉義基督教醫院手譯員李信賢分別主講「另一半是聾人」和「父母是聾人」。

麥慶賓坦言,自己的父母會禁止他的孩子學習手語,認為手語會讓聽力退化,他讓孩子與自己對話用手語,跟祖父母就用口語;但他認為若父母為聾人,聽孩子一定要學手語,讓孩子有柔和的態度,亦可以帶著小孩參加聾人團體舉辦的旅遊活動,促進共融與理解。雖然有觀念認為手語不雅,但他有位聾人學長是台積電工程師、30歲結婚,顯示手語並不比口語差;已經50歲的麥慶賓以自己的身分為榮,「我喜歡我是聾人。」

父母為聾人的李信賢,以自身經驗和國外案例,談「聾父母、聽孩子」和「聽父母、聾孩子」家庭。李信賢小時候主要由祖父母照顧,也不理解父母的手語;直到大學受室友之邀加入手語社團,研究所時進一步攻讀語言學。雖然熟悉南、北系統手語,但李信賢坦言他仍不太懂父母的心聲,因為依附感還是需要從小建立;他多建議聾父母不要因擔心孩子的語言學習而將孩子委請他人照顧,畢竟生活環境給予的口語接觸機會多,但親子關係建立難得。

延伸閱讀:手語翻譯丙證衝刺班 學習更進步

李信賢。(攝影/林婉婷)

聽孩子可以成為雙語文化者,但也可能變成聾父母對外對話的窗口,雖然促使孩子更獨立、成熟,這難免造成壓力,建議聾人關懷員不要依賴孩子作為與父母對話的工具,而是給予雙方充分理解和支持,並請精通手語的聽人為孩子建立跨文化典範。

另一方面,有9成以上的聾孩子其父母為聽人。普遍看來,聽父母對聾孩子的教養多為命令式,過度可能壓抑聾孩子自主發展與表達意願;在國外,雖然有手語早療政策,但參與度有限,因為聽父母擔心聾孩子的語文能力受影響,但根據美國教育學家馬查克(Marc Marschark)研究,手語並不妨礙口語,且以手語學習口語或書寫的成效比只用口語好。李信賢補充,不是手語一定比較好,而是相較於口語,手語對聽力受損的孩子而言是較有效的溝通方式。

最後,李信賢整理出聾人一生可能遭遇處境並帶領眾人反思:兒少時期面臨表達方式的學習與選擇,缺乏有效溝通也影響人際關係和社會化,又進一步影響自我認同;成年後離開學校和家庭的包護傘,更直接面對求職和職場交流等大量溝通問題,還有婚姻與子女(尤其是聽孩子)教養;老年則要處理安養規劃、醫病溝通和經歷死亡、別離等心理壓力議題。

障福中心副主任吳秀鶴受訪時指出,在完成總共24小時的培訓後還有見習,屆時會請聾老師帶領訪視。除了走入聾人生活進行關懷,中心也同步推動宣導志工培訓和權益倡導,例如社教館演講安排聽打和手譯、衛生局增設手譯心理諮詢服務等,為走入社會的聾人朋友打造友善環境。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