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看見處境 青年牧者分享宣教案例

分析教會優勢與劣勢 發掘機會解決困難 量身打造合用的事工策略

總會研發中心與傳委會在竹聖舉行教會宣教案例研討會。(攝影/林宜瑩)

  |總編踏話頭 | 

什麼才是教會最合宜的宣教方式?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面對快速轉變的社會型態,不管是在大都市為生存打拚的離鄉者,或者是在部落鄉村安身立命的住民,都是教會牧養關顧的對象。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傳道委員會及研究與發展中心合作設立的現代台灣教會牧養推動小組,於3月14、15日舉行「傳道與牧養──教會宣教案例研討會」,透過型態各異的教會牧者分享,期盼開闊眾教會的視野,看見不同處境的需要,量身打造合宜的宣教策略,不遺落任何一隻迷路的羊。

 


【邱國榮、林宜瑩專題報導】近年來由於台灣社會快速變遷,教會受到各種思維衝擊,所以順應不同需求,發展出不同的教會經營方式。但除了策略與經營,基督徒更應從宣教角度深入探討教會本質與宣教意涵,為此,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研究與發展中心、傳道委員會合作設立的「現代台灣教會牧養推動小組」,3月14、15日於新竹聖經學院舉行「傳道與牧養──教會宣教案例研討會」。

總會傳委會幹事陳澤胤牧師表示,傳委會根據牧者每年所寫的工作報告,邀請六位在地深耕的年輕牧者,在這場研討會中,分享其創新並具發展成效的牧養經驗,以由下而上的方式,匯聚現代台灣教會宣教發展的重點元素,讓眾教會宣教回到信仰本質,也真實呈現地方教會如何落實整全宣教的六個面向。

代理總幹事蔡南信牧師表示,參與這次宣教研討會他感受猶如奮興會,這六位分享的內容令他感動,覺得自己好像也能在牧養教會上找到宣教創意。他說,這六位講者的確在牧會過程付出許多時間與精力,事過境遷後再回頭看,都發現身為傳道人的他們受祝福最多。當牧者用心投入牧養教會與社區宣教,最後看見一點結果時,其實是自己得到的造就最多,透過服事,領受上帝的祝福。

蔡南信鼓勵牧會已久的傳道人要多參與這樣的宣教研討會,在過程中,能再次自我省思,更深入了解自己與所牧養的教會,尤其在面對教會界有許多宣教方法時,會多加思考後再決定是否採用,而且在採用前,知道要再經過一次內化,不能直接套用,否則就像套上了一件成衣西裝,因為沒有量身剪裁,使行動變得不自然,也就是說不合身的宣教方法容易事倍功半。

教會發展的重點元素會是什麼?什麼是宣教?蔡南信對這兩個問題所下的結論是,「其實是在談上帝,是在談人,而事工是上帝跟人中間的橋梁。」他表示,六位分享者都談到服事的神學根基是聖經,然後才會講事工,透過六位牧者所分享各自正在進行的事工,不管是對內對外,都印證了事工是橋梁。

「盼望我們每一位都能找到聖經的一句話,成為神學的依據。」蔡南信說,耶穌對盲人說「要我為你做什麼」是他個人服事的依據,這經文提醒的是,服事前,要先了解對象的需要,要同理與傾聽,否則是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上帝或社區的需要。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不少教會的社區宣教事工常陷入教會本位主義,或是執行的宣教計畫常是傳道人的想要,而不是服事對象的需要。

談到委身,蔡南信指出,台語「注神看耶穌」就是不要把服事職業化,服事應該是生命化,委身的心志在神學院畢業的時候是最高峰,之後受到許多事務困擾,挑戰的熱情也會逐漸減少,但常參加這類研討會,可以幫助傳道人保有熱情,使服事不會職業化成了上下班,而歐美教會衰弱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牧師變成職業的公務人員,他希望長老教會傳道人不要變成教會的公務員。最後他說:「處境不同,福音相同,策略異同。」盼望長老教會牧師是會改變的牧者,因為長老教會是改革宗。(本專題攝影/林宜瑩、邱國榮)


蔡約拿│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專技副教授

牧者不可能單打獨鬥 應尋當地支持

【林宜瑩專題報導】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專技副教授蔡約拿(Jonathan Seitz)牧師,在教會宣教案例討論會專講「當代台灣社會處境中的宣教」時,自我介紹道,他父母是美國長老教會〔PC(USA)〕的宣教師,他在非洲剛果出生,二歲回到美國,年輕時在中國北京學習中文,曾到PC(USA)、美國聯合基督教會(UCC)、美國歸正教會(RCA)的神學院學習,並到新加坡、非洲迦納及台灣尋求呼召,確定自己對跨文化、教會與學校有負擔。

蔡約拿分享他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宣教的觀察,發現19世紀宣教運動、教會增長學派、普世運動、世界基督教轉變、本土神學、社區宣教對PCT的影響,也邀請與會者相互分享上述宣教神學最被吸引的部分。他直指,地方教會就是一個宣教中心,因為〈尼西亞信經〉中的「我們信『一個』『聖』『公同』『使徒』的教會」有這樣教導。

蔡約拿指出,無論被分派的方式是教派、協會、教會還是個人,宣教都應該尋求當地的支持,建立夥伴關係,加上制度的配合與尋求宣教方向,也唯有先確立有老朋友、新朋友、鄰舍及需要幫助的朋友,才有可能推動各樣的宣教事工,因為牧者不可能單打獨鬥,要有上述四種宣教朋友一起來成全上帝的宣教。


張丹綺│台南中會海佃教會牧師

接納並善待每一個人 才有能力行動

【林宜瑩專題報導】台南中會海佃教會於1983年由牧師顏信星開設,至今已有38年歷史。然而2002年起,因信徒衝突、牧者更動頻繁、長執出走,導致會友對牧者、長執會不信任、沒安全感。2016年在傳道師林永恩、張丹綺夫婦到海佃牧會後,先確認會友的自我價值,所有行動都在致力使生命得造就、減少教會發展的阻力。如今兩位傳道師已封牧,教會陪餐會員71人、小兒會員22人,主日聚會平均50人,在穩定中朝健康方向增長。

「我們教會的位置是『不山不市、不村不海』。」張丹綺在介紹海佃教會困境時說,教會位處聚落與都市邊陲地區,四周是工廠與舊社區,九成五的會友是勞工階級,不然就是退休者;六成會友只有國小學歷,自卑感及自尊心都很強,經濟狀況並不佳;會友個性內向害羞,面對衝突不是戰就是逃,會友甚至不願擔任長執,年輕人多未受洗,但仍跟隨父母在教會聚會。

張丹綺說,在教會優勢上,其實海佃離台南市中心很近,會友個性單純、爽快、不耍心機且包容度高,教會也願意改善成為身障者友善空間。因此,當她們夫婦來海佃牧會,第一步「確認價值」時,就讓眾會友了解教會存在目的,在於信仰培育傳承使人面對上帝、信徒生命的團契要活像基督、見證上帝國要服事受造界、傳揚福音,讓會友生命得造就,而不是使之枯竭。

確認價值後,林永恩、張丹綺開始重整事工,固定週期的教育訓練,按個人恩賜培訓,讓青年了解、參與教會運作,鼓勵青壯年參與教會決策與選舉,重建團契關係,投入社區服務,更重要的是,提升禮拜的品質,引導會友擺脫傳統宗教信仰的思考模式,而正確深入地認識基督信仰與聖經真理。

張丹綺表示,海佃教會還有需要改善的空間,要凝聚「被成全也要成全人」的異象,致力讓教會組織與社區能共生連結。她說,身為牧者就是讓每個人都能像人一樣被對待,藉著被接納的經驗,接納自己並知道如何善待自己與他人,如此才有能力與意識去為教會內外的人行動、健康地為主行動。


潘亞欣│台南中會北門嶼教會牧師

用教會空間做支點 連結社區做槓桿

【邱國榮專題報導】牧師潘亞欣牧養的台南中會北門嶼教會是一間支會,當地風大且潮濕,有潟湖豐富的生態環境。她指出,教會鄰近社區的登記戶口數約1700人,僅三分之一留在當地,且幾乎是老人與國中以下的孩子。北門嶼早期受到烏腳病所苦,美援的時代,醫師王金河等人進入此地設立教會及免費的診所。潘亞欣表示,那時代是北門嶼教會的全盛時期,約牧養了150位信徒,雖然當地民間信仰興盛,卻有許多家長帶孩子經歷基督信仰。

潘亞欣指出,早期為了醫治烏腳病,北門嶼教會規劃很大的公共空間,禮拜堂可以容納200人,但時代變遷下成了閒置空間。如何讓偌大空間能夠被活用呢?從神學院畢業後,她受派到北門嶼教會,先觀察當地一陣子後,決定每日打開教會的大門,此舉意謂傳道人就在裡面,會友可以來到教會。此外,教會大門前有公車站牌,她若遇到清晨等車上學的學生,便會招呼他們進教會等,遇到下雨天,教會就成了等車時躲雨的好地方。不久後,公車站牌旁出現一排椅子,是教會搬出來的閒置椅子。潘亞欣時常去到市集,在採買過程中主動告知對方她是北門嶼教會的傳道師,閒聊時她發現,不少長輩是在教會長大,甚至有長輩喜悅地分享最喜歡的詩歌。當地人對基督教不排斥也都有好感,她表示,這也許是教會空間可以被活用的支點。

由於教會本身資源匱乏,潘亞欣便連結非政府組織(NGO),作為教會社區宣教的槓桿,有食物銀行、有幫助貧困家庭建築的廁所淋浴間。2018年遇到八二三水災,村子只有教會沒有淹水,教會連結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建立起共食的食堂。會友人數雖不多,但透過與NGO合作,當地青少年願意到教會,甚至有阿公、阿嬤帶子孫來教會,期盼子孫未來選擇基督教信仰。

有老人、青少年、兒童等事工,教會的空間被活用了,可是電費是很重的負擔,這令小會擔憂,於是潘亞欣尋找太陽能光電公益團體,幫助教會建置太陽能板,解決了電費開銷的沉重負擔。


Alike Iso(阿力克‧以夙)│Sa^tipay ‘Amis中會美港教會牧師

由內而外 將教會的溫暖擴及到社會

【林宜瑩專題報導】位在高雄前鎮區的Sa^tipay ‘Amis(西美)中會美港教會,是一小群原本居住在花蓮、台東原鄉部落的阿美族人,1965年10月因討生活移居高雄鼓山,在高雄中會鼓山教會聚會,因聽不懂台語,便在主日下午以阿美語聚會;1967年在高雄前鎮設立教會,因人數漸增、教會空間不足而搬遷數次,聚會人數曾高達205人,2021年是美港教會設教56週年。

美港雖是以阿美族為主的教會,不過也有閩南、客家、魯凱、布農、排灣族在當中聚會,附近也有長老教會平地教會、真耶穌教會、浸信會等,而教會位於交流道及捷運附近,交通便利。牧師Alike Iso(阿力克‧以夙)是2016年被分派到美港教會牧會,當時主日聚會人數有126人。

2020年美港教會設教55週年時,Alike Iso為使會友建立在上帝的話語上,全力推動阿美族族語手抄聖經運動,結果很多自稱沒有讀小學的長輩起初因不會書寫而抗拒,不過後來抄寫最多的也是他們。縱使聖經抄寫至今仍未完成,然而透過手抄運動讓全教會齊心合力投入,她覺得非常有意義。

Alike Iso將教會事工分成對內、對外兩種。對內有信徒生命造就、長執訓練課程,還有查經班、基要真理班、敬拜團、服事同工訓練等。對外事工部分,則是教導教友如何接待新朋友,這是因為Alike Iso有一次聽到慕道友對她說:「妳們(美港)教會是一個沒有溫度的教會。」讓她下定決心改變教會只有內聚力卻沒有接待力的狀況。

為改善與社區居民關係,Alike Iso努力推動「自己的社區自己掃」運動,也舉辦社區友好歡樂會拉近與鄰居的距離;在聖誕節期也舉辦「把愛傳出去」活動,鼓勵兄姊在每年12月投入傳福音事工,甚至包下整個電影院,邀請社區居民、學校學生、幼兒園、低收入家庭一起去看福音電影。

此外,Alike Iso也很重視節期禮拜,因為教會弟兄很多都是跑船的,擔任船長、漁撈長、基層漁工都有,每次要出海前,她都會受邀上船舉行祝福禮拜,從一開始會暈船到臉色蒼白、站不穩,到後來便漸漸習慣在船上的聚會,也因此讓很多未信主的漁工接觸了基督福音。教會的青年團契也連續三年搭配平安基金會高雄海員/漁民中心,向外籍漁民報佳音、分享上帝的愛;婦女團契也會主動前往安養中心向長輩唱詩歌,在平安夜演出小劇場,還帶禮物一起為耶穌慶生,透過互贈禮物來歡度聖誕節。


蔡元傑│台中中會霧社教會

宣教需要一同參與 看見對方的需要

【邱國榮專題報導】台中中會霧社教會牧師葉元傑在鄉村教會的牧養宣教經驗分享中指出,教會是群體,教會宣教應該是有一群人去共同執行的事工。他根據馬可福音10章46~52節,指出耶穌是先形成了團隊去耶利哥,途中遇到了盲人乞丐巴底買,於是醫治了巴底買,滿足他想要看見的需要,他就跟隨了耶穌。也因此葉元傑在分享中強調,教會的宣教要有同工一起參與服事,尤其要看見服事對象的需要。

葉元傑表示,攤開台灣地圖看霧社教會,其地理位置在台灣正中央,於是他想這樣的地理位置應該是難得的條件。該教會的圖騰,象徵該教會是容納渴望之處、更新恢復之處、堅守價值之處。他解釋,當人們來到霧社教會,將會遇見上帝,也會遇見上帝所賜下一階段的命定。

葉元傑坦言,他曾經問自己,成為牧師真是上帝呼召的嗎?當他看到羅馬書8章37節:「我們靠著愛我們的主已經獲得完全的勝利。」(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他走過了掙扎與懷疑,學習耶穌的服事基礎、耶穌的服事方式,以及耶穌的服事祕訣,領悟到服事是要以群體來事奉,幫助人看見需要。


Ansadan Tarulribak(田綠蘋)│Pinuyumayan族群區會Puyuma教會牧師

道成肉身非口號 是宣告上帝在做工

【林宜瑩專題報導】在宣教案例研討會上,Pinuyumayan族群區會Puyuma(普悠瑪)教會牧師Ansadan Tarulribak(田綠蘋)分享「『小』教會也能參與『大』使命」時坦言,Pinuyumayan族只有萬餘人,Puyuma要在其中成為大教會確實有困難度,目前Pinuyumayan族群區會有六間教會,其中五間位在台東卑南鄉,只有Puyuma教會在台東市。

Ansadan Tarulribak在成為牧師前,已擔任該教會的執事多年,因看見教會人口老化、聚會形式嚴肅制式,為此,她到玉山神學院圖書館找資料,之後便提出禮拜更新方案,獲得教會長執同意,在2009年開始逐漸落實、循序進行。但是很可惜,這樣的努力沒有持續,她在2012年進入玉神就讀,2015年才回到Puyuma教會牧會,繼續執行這個禮拜更新方案。

Ansadan Tarulribak說,Pinuyumayan族人多相信萬物皆有靈,有自然神(天地之神)、祖靈、靈魂(善惡之靈)、巫術與占卜,目前族人已漢化得很深。她坦言,教會主日聚會型態,一開始缺乏族群特色。她期望,Puyuma能「塑造自己的教會成為使命的群體」,因為這是上帝對每間教會的呼召,因此她也強調,「道成肉身」絕不是漂亮的神學公式及口號,而是宣告上帝在那裡從事祂的工作。

Ansadan Tarulribak說,在不違反聖經教導下,Puyuma教會先組織敬拜讚美團隊、調整禮拜程序、使獻詩者多元化,傳唱多元族群詩歌,並增加平信徒的見證分享,將族群融入在禮拜程序中。在特別節期,設計具有族群特色、融入族群意識與象徵符號的復活節禮拜;以傳統文化為框架,設計畢業生祝福禮拜、勇士祝福禮拜,這是教會首次讓福音與文化彼此對話的開始。

但是很可惜,這樣的努力沒有持續,Ansadan Tarulribak在2012年進入玉神就讀,2015年又回到Puyuma(普悠瑪)教會牧會,才又繼續執行這個禮拜更新方案;另外,為激勵長執接受裝備訓練,該教會小會也接納玉山神學院信徒神學系、長執神學研究班在教會開課;落實下一代的信仰養育,成立社青團契,鼓勵社青回教會聚會;強化對社區的服務,貼近部落的需求,舉辦疾病防治宣導講座等。


Tasiy Pinang(彭偉華)│Tayal(泰雅爾)中會B’ala教會牧師

不要用人類的有限 框住無限的上帝

【林宜瑩專題報導】「教會經常費匱乏到可以連續三個禮拜沒奉獻。」Tayal(泰雅爾)中會B’ala(眉原)教會牧師Tasiy Pinang(彭偉華)坦言,這是很多原鄉教會的光景,他剛到教會時也很沮喪、沒自信,懷疑自己是否可以待下去。後來,他先健全教會的行政組織,建立信徒對教會的認識與認同,在眾人努力下,從信徒占不到部落人口的8%,增加到30%以上;從一間原本對部落毫無影響力的教會,成為一個可以改變族人生命的教會。

Tasiy Pinang說,他剛到B’ala教會時,主日人數只有個位數;經常費匱乏,需靠外部資源;信徒的信仰根基不穩、對聖經真理不熟悉、沒穩定靈修生活;長執對職分的輕看與濫用,也缺乏教會行政相關紀錄。部落對教會觀感是:青壯年外移,留下來多是老人,是一個沒有上帝與聖靈的教會。

Tasiy Pinang雖然自己也曾懷疑,但他仍正面積極鼓勵信徒:「上帝是我們最大的後盾,人是最大的資源,我們要將眼光放在未來、力量用在現在;跟別人比較是不智的,超越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他強調,B’ala教會現在是健康的教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認為進步是一次次嘗試得來的,不要害怕失敗,只要多嘗試一定會進步,千萬不要等待機會,而要創造機會,因為教會是無限的,「千萬不要用我們的有限,去框住無限的上帝。」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