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與教育 《政治檔案會說話》新書發表

(攝影 / 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由國家人權博物館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所共同合作推出的《政治檔案會說話:自由時代公民指南》,是認識政治檔案的入門工具書;5月8日下午在人權博物館景美園區舉辦新書發表會,邀請作者群分享自身解讀政治檔案的經驗,以及該如何使用這本書。

《政治檔案條例》在2018年立法院通過後,國家人權博物館便開始每年舉辦「政治檔案解讀研習營」,其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藝術創作者參與;而館方出版此書,期待能夠將政治檔案解讀技巧普及化,使民眾理解政治檔案。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於座談中強調,推動轉型正義的過程中,經常談及4大任務:追求真相、體制咎責、政治受難者補償、不再發生等,而人權博物館開啟的是第5個任務——追憶,要在既有檔案的基礎上進行歷史記憶保存、社會對話及教育推廣。

(攝影 / 邱國榮)

該書計畫推手之一、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陳翠蓮指出,政治檔案的開放,儘管能夠從情治監控檔案看見決策過程,然而許多個人隱私暴露、非法滲透及監控道德問題,也都極有可能造成二度傷害。她提醒,開放檔案是了解威權時期過程與真相的重要憑藉,可是檔案不等於真相,檔案是各種史料的其中一種而已,尤其面對情治檔案必須審慎態度,避免二度傷害。

該書作者之一、國史館協修吳俊瑩表示,雖然《政治檔案條例》規範應揭露檢舉人的姓名,但是現在都是被掩蓋;應依法檔案條例揭露檢舉人姓名,這是轉型正義漸漸進入深水區域。為此他也提醒,一旦進入深水區,有可能引起社會動盪搖晃,因為藍綠都有,屆時社會該如何穩住、繼續前進,需要大家的關注。

延伸閱讀:長老教會1196名抓耙仔?黃克先:先別急著獵巫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