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美麗的福爾摩沙,蒙福的水果王國

photo by pixabay
編按:每年5月22日是聯合國所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而台灣物產豐饒,水果的種類豐富又鮮甜多汁,向有水果王國之稱,本期從馬偕博士在台宣教時期介紹的台灣水果說起,再從信仰角度來談上帝的豐盛賜與,反思食物、公義和愛之間的關聯,最後藉由古典詩詞,與詩人共遊上古「尋龍」,一同品嚐寶島龍眼之美。

 

從馬偕回憶錄
看見台灣水果多樣性

林晚生

1872年馬偕28歲完成神學教育後,即從加拿大東部來到台灣,從此以北台灣淡水為家。馬偕把當時台灣的各種情境都記錄下來,包括他所看到的樹木、植物、花卉與水果,本文僅摘取其中20多種水果簡要介紹。

◆福爾摩沙24美果

1. 龍 眼:大小如櫻桃,外面一層薄殼,果肉在裡面,中央一顆外黑內白的果核。
2.枇 杷:色黃、汁多,有一果核,可生食亦可做成蜜餞。
3.柿 子:普遍呈紅色,大小形狀如番茄;另一種呈綠色,須經水浸泡才可食用。
4.楊 梅:長得像草莓,通常醃製後做為調味品。
5.楊 桃:果呈角狀,長約二吋,黃綠色,成熟時汁多味美。
6.柚 子:橫切面像橘子,但比橘子大得多,果肉有的呈紅色,有的呈白色。
7.香 蕉:香蕉在樹上成熟後即倒下,旁邊會長出新株,每年可連續長出三串香蕉,每串重約40磅。
8.橘 子:有甜橘和澀橘,還有一種開白花、結著黃金色果實的,叫做四季橘。
9.李 子:李子中有一種裡外透紅,做成蜜餞,味道極佳。
10.野蘋果(或稱鳥梨):是台灣原生種,雖然果實不大,但很多人都喜愛吃它。
11.番石榴:樹高八到十呎,未熟的番石榴以鹽醃,已熟的則直接生吃。
12.石 榴:開暗紅色的花,果實也很好吃,本地人喜歡吃。
13.檸 檬:果皮厚,呈黃綠色,檸檬汁加糖和煮過的水一起喝,對身體很好。
14.佛手柑(Citron):屬橘科類,果實比檸檬更大,果肉不 像檸檬那麼酸。
15.桃 子:桃子成熟時味道甚佳。
16.鳳 梨:台灣所種出的鳳梨風味最佳,嚐過台灣本地鳳梨的美味的人,即使在加拿大買到最好的進口鳳梨,也會覺得難以下嚥。

17.芒 果:北台灣的芒果實在令人無法讚美,但中南部的芒果,味道卻香甜可口。18.木 瓜:樹高約20呎高,果實成熟時,色黃、風味佳。
19.棗 子:棗樹高約30尺,北台灣的棗子沒什麼滋味,但中南部的棗子甜又可口。
20.麵包果:只有原住民食用(但如今也有平地人食用)。
21.荔 枝:果肉非常好吃,常被加糖晒乾,製成乾果。 22.風 鼓:是一種黃色的水果,比一般灰鳥的蛋大一點。
23.覆盆子(Raspberry):沒有樹蔭的山坡上,到處可看這種紅色、黑色果實,但因氣候緣故,台灣的沒有西方的美味,因此除了放牛的孩子外,很少人會採來吃。
24.愛玉子:本地的「無花果」,是一種爬藤,它一開始就依附旁邊的樹,緊攀著樹幹,爬到樹頂,把整棵樹都罩住。本地人把果實煮成果凍,認為它有醫療效果。

photo by pixabay

參考資料:《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馬偕著,
林晚生譯,前衛出版社,2007年。

從上帝豐盛賜予
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 郭忠吉

photo by pixabay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曾於去年表示,食物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而1961年成立的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orld Food Programme, WFP)榮獲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的主因也是:它讓糧食成為和平的工具。然而,隨著世界人口持續增長、城市面積倍增,及人類物資消費需求急速增加,也逐漸加劇了全球氣候的變遷,更對環境極為敏感的生態體系造成衝擊,甚至使生物多樣性遭受大規模的破壞、引發糧食危機等問題。綜觀其因,人類依賴來自少數農作物、家禽、牲畜和水產養殖等物種的「集約農業」(註)、過度捕撈、偏向肉類和加工食品的食性轉換,以及過度飲食和食物浪費等現象都難辭其咎。

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的關鍵

生物多樣性就像一個複雜且相互平衡的網絡,與地球的存亡息息相關,所有物種在整個生態體系內各司其職,用之有無以及害之大小的分別在此並不具意義。生態體系中的生物種類越多,生態體系就較不會因為少數物種的變動而產生重大改變,因此,維持生物多樣性,便可維持生態體系的穩定及平衡。

但是,任何一個物種的消失,都可能影響整個生態體系,而使彼此失去連結,人類及其他被造物賴以為生的資源體系也將受到損害。形形色色的物種、物種個體的基因多樣性和生態體系層面的生物多樣性,對於提升糧食生產的韌性、改善生計以及促進糧食和營養安全等方面都至關重要。例如,世界上很多重要的作物物種都得依賴昆蟲或是其他動物來授粉;無數無脊椎動物和微生物物種也對作物、畜牧和林業生產所依賴的土壤肥力極其重要。

photo by pixabay

全球種原庫──保存糧食的挪亞方舟

科學家估計,目前地球有100萬個物種受到威脅或瀕臨滅絕。然而,目前人類所栽培的作物物種的基因多樣性,以及可供人類糧食的成千上萬野生或鮮少栽培的物種,也面臨同樣的壓力。為了確保人類未來糧食和營養的安全,糧食作物種原保存被視為是未雨綢繆的重要策略。設於挪威本土與北極中間的群島(北緯78.2度,東經15.5度)、2008年開始運作的「斯瓦爾巴全球種原庫」(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與世界設有作物種原庫的國家 (包括台灣)和國際農業研究機構合作,目前已蒐集達100萬份世界各地多樣化糧食作物的種原,貯存於攝氏零下18度,並預期將可蒐集貯存450萬份種原、25億粒種子。將種子嚴密妥善保存,目的是要保存世界各地糧食作物的基因多樣性,當氣候變遷、天災、甚至人為的大規模災難發生時,希望能成為人類糧食作物的「挪亞方舟」(創世記6章14節)。

全球隱性飢餓危機

熱量(卡路里)和蛋白質攝取不足會導致飢餓,然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最少應攝取240克(煮熟後約一碗半飯碗量)的蔬菜、160克(兩個拳頭大)的水果,才能滿足每天所需的微量營養素(包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以增進健康,預防有些非傳染性疾病及增強免疫系統。儘管蔬果對人體大有裨益,全球有不少人仍因食物取得困難、無法負擔或缺乏健康知識,每天蔬果攝取量遠低於400克。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由於微量營養素攝取不足所引起的「隱性飢餓」,造成全球近1億6000萬五歲以下的兒童發育遲緩、5億育齡婦女貧血,以及19億成人超重或肥胖(其中60%來自於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國家)。又2019年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與非政府組織「Eat Forum」合作設計了一套《地球健康飲食指南》(EAT-Lancet Commission on Food, Planet, Health),甚至建議成人每天應攝取600克多樣化的蔬菜,並削減肉類食品的攝取。而目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的持續蔓延,也將加劇全球隱性飢餓的危機。

《地球健康飲食指南》建議的健康食物盤:一半為蔬菜和水果,另一半為下列食物:1全穀物、2澱粉類蔬菜、3奶製品、4來自動物的蛋白質、5來自植物的蛋白質、6不飽和植物油、7添加糖。

為了彰顯蔬菜和水果在人體營養、糧食安全以及生態環境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並號召全球傾注資源和心力,推廣多元、平衡和健康的飲食方式,增進永續生產、減少浪費,聯合國將2021年訂為國際蔬果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藉此推動聯合國2015年通過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例如於2030年前讓所有國家都可終結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目標2),並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人群的福祉(目標3),以及確保永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目標12)。同時,SDGs強調「絕不拋棄任何人」以及「首先盡力幫助那些最為底層的人」。SDGs努力的方向也反映出基督對「使萬物更新」(參閱啟示錄21章5節)的諾言。

食物十誡珍惜上帝恩典

有關這方面努力,普世教會協會(WCC)十年前曾發動「生命之糧運動」(Food for Life Campaign),以人權為基礎、加強在地農糧體系,促進公義及永續性的糧食體系,並提供充足營養,以實現糧食公義並終結飢餓。WCC更訂立所謂「食物十誡」,提醒人們在日常飲食中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性」,並採取適當的個人及社群行動來回應上帝的豐盛恩典,因為今天的作為,將為明天做出改變。

第一誡:感謝上帝賞賜所要享受的食物。
第二誡:儘量食用在地或鄰近地區所生產的食物。
第三誡:盡力使所有人都能了解並取得負擔得起的營養食物。
第四誡:謹慎適量食用食物。
第五誡:不要浪費食物。
第六誡:感謝那些生產和準備餐桌上食物的人。
第七誡:支持農民、農移工和食品工的合理工資。
第八誡:減少糧食生產和食物體系對土地、水資源和空氣的環境破壞。
第九誡:保護種子、土壤、生態體系和糧食生產者文化的多樣性。
第十誡:與所有人歡喜分享上帝賜與的食物禮物。

註:集約農業又稱密集農業,是指在農業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取得最大限度產出的耕作方式,台灣農業多採用此種方式。

photo by pixabay

上古尋龍記──漫談龍眼

◎ 邱月亭

photo by pixabay

長輩贈一包龍眼乾,千交代萬交代要當零嘴吃滋補身體,不然泡茶也行。包裝上寫著「產自東山,土窯焙製。」打開包裝,撲鼻的柴燒煙燻香,馬上就忍不住剝了幾顆來品嚐。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龍眼味甘而性平,開胃益脾,補虛長智,是溫和且能滋補身心的水果。而將龍眼烘焙成乾,就是俗稱的桂圓,補血安神的質地,不論是與紅棗、枸杞一起泡茶,還是與蓮子煮粥,甜潤性溫的桂圓都是滋補益氣之選。中國華南地區盛產龍眼,歷經明鄭、清領時期引進台灣,確切年代雖不可考,但確確實實在台灣落地生根,豐盛了中南部的龍眼產區,也豐富了詩人們的口腹之慾。

細查詩人詩作,以龍眼為題之詩相當多,不論從名稱、外觀、口感,都能創造源源不絕的想像力,真是相當能物盡其用的一種水果。例如楊爾材(1882~1953年)以龍眼為題寫下的四首詩作,讀起來都充滿樂趣:

〈一〉脫殼晶丸迥不殊,爭傳滄海古遺珠。偏教造物神功妙,化作龍睛繫滿株。
〈二〉摘來擘殼露瓊膚,錯落晶盤似皎珠。入口香甘同玉液,嶺南丹荔味難逾。
〈三〉圓如虯目顆如珠,肉眼纍纍繫滿株。縱有僧繇來點綴,難從雷電上雲衢。
〈四〉山前山後樹千株,結實渾如龍頷珠。一嚼方知風味美,香甘畢竟勝南無。
──楊爾材〈龍眼〉四首

楊爾材本是澎湖白沙人,後移居嘉義民雄與朴子,在他筆下的龍眼,猶如上古傳奇的稀世珍寶,是各路英雄爭相搶奪的滄海遺珠,後因造物主之神力,讓龍眼下凡,滿樹成林。

龍眼一剝開殼,瓊白肌膚的龍眼肉香甜如玉液清香,風味更勝嶺南的荔枝,而剩下的核呢,也粒粒如皎珠般晶瑩。荔枝與龍眼都是來自中國嶺南,也都是詩人喜愛的創作題材。

對龍眼樹的描述呢,楊爾材也描寫得活靈活現,彷若一顆顆肉眼眈視著凡眾。相傳南朝張僧繇畫藝高超,曾在金陵安樂寺畫了四條龍,生動得彷彿活龍,只差了眼睛沒點上,旁人問之,張僧繇答:「點睛即飛去。」眾人不信,他便點上兩隻龍的眼,霎時間雷電破壁,兩條龍騰雲上天,而未點晴的兩隻龍仍乖乖安在牆上。楊爾材特地用此典故,比擬就算有能夠畫龍點睛之神力的張僧繇在此,也難讓龍眼乘雷電衝之姿上雲霄。

落地生根的龍眼樹,肆意旺盛地盤踞山前山後,楊爾材又用了「龍頷珠」一典故: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取得驪龍頷下之珠更是不可能的任務,除非是驪龍熟睡不醒才能辦到。此一喻意在佛門裡,指的是南無阿彌陀佛禪境成就的難能可貴,楊爾材一嚐彷若驪龍珠的稀世珍果,甜美的香甘風味,無怪乎有勝過南無修為的臻上價值。令人莞爾一笑的浮誇對比,但也顯出龍眼讓人聯想翩翩的魔力。

剝開龍眼殼,搭配詩人想像力全開的「上古尋龍記」,每顆都像奇幻傳說的故事種子,落入凡間,如巨龍沉潛藏進台灣的土壤之下,靜靜等待後人一探究竟。

Image by Susann Weiss from Pixabay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