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國際新局 美中港台現勢分析

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 但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蓬佩奧劃下清楚界線

美中關係牽動全球,台灣的主政者需要儘早得到更多國際支持。(相片提供/總統府)

編按:美國總統大選後局勢變動,使得美、中、台之間的外交關係有新的曲折。美國與中國皆為世界大國,兩者之間的關係牽動著全球,而與中國鄰近的台灣,更成為這兩國角力的最前線。如何在兩強夾縫中尋出台灣最佳的去路,是目前台灣必須好好審時度勢的難題。

在中國強硬推行《港版國安法》後,主導多場香港民主抗爭運動的黃之鋒、周庭和林朗彥遭到了香港當局清算,判刑入獄。台港關係特殊,如何借鑑香港處境以及應對集權中國支配的港資,是民主台灣刻不容緩課題。

本專題將透過研討會、講座及討論會,探索台灣、香港、美國與中國間的複雜局勢。

      「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與台美中三邊關係的未來走向」討論會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專提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11月12日向媒體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對此,台灣智庫執委賴怡忠在18日「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與台美中三邊關係的未來走向」討論會指出,蓬佩奧這番話其實跟過去台美間關係立場相同,只是說法不一樣。賴怡忠指出,美國的「一中政策」不等同中國的「一中原則」,蓬佩奧不過是將這個差別講得更清楚。然而蓬佩奧用這樣方式,在台美的關係上劃下了一個很重要的記號。賴怡忠表示,這個記號若要被改變,得要付出政治成本,如果拜登接任美國總統想要改變這記號,必須付出政治成本。同樣地,中國若要改變蓬佩奧劃下的這記號,也同樣會要付出相當的代價。

在美中關係政策上,川普視美中競爭是新冷戰價值對抗,拜登則拒絕美中關係是新冷戰的觀點,他認為彼此有競爭也有合作,更要避免競爭失控。賴怡忠表示,拜登同意川普政府認為過去30年對中政策需要修改,過去對中經濟開放並沒有帶來中國自由化,反而使北京利用美國對中開放而大力掠奪;但拜登認為川普在抗中沒有運用同盟,是川普本身的態度趕跑同盟,拜登也抨擊川普對新疆、西藏、香港等人權議題沒有發聲,甚至還一度認同習近平,為此拜登還誓言要在人權議題上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態度。

賴怡忠指出,在對台政策上,雖然川普和拜登都表示支持台灣,但是兩人對台政策仍存在差異。川普視對台政策為價值對抗,在他規劃的這場對抗裡,民主的台灣扮演非常特殊角色,突顯中國的統治性問題,也否定中共與中國人民的關係。此外,美台與美中關係脫勾,使台美中三角關係逐漸走向兩組平行線的關係,川普將台灣視為處理中國問題的關鍵夥伴。

「反觀拜登,他不在這方面做價值對壘,他是否還沿著過去建制派的看法,把台灣當成是美中關係的一個必須處理的問題?」賴怡忠表示,若是以建制派的觀點來看,美國對台政策必須模糊,以免被台灣「尾巴搖狗」(tail wags the dog),台灣問題就是台海是否維持和平,而建制派不願美國因台灣而與中國發生衝突,自然會鼓勵中台展開對話,以降低台海軍事風險,並且輔以美中「信心建立措施」以管控可能的危機。

賴怡忠指出,在民主黨黨內初選時,在新疆與香港議題拜登直接稱習近平是惡霸流氓;而中方在美選後對拜登的冷靜態度,似乎體認到美中競爭關係無法避免,不會因為拜登的當選而改變。因此,面對拜登主政下的美國,台灣更應該預期中國會採取停看聽的態度。他表示,台灣政府應讓拜登理解過去四年台美關係的邏輯與進展的位置,如何讓拜登團隊快速知道進展,這是我方政府在台美中三邊關係未來走向的當務之急。


  美國一中政策台灣非中國一部分  

宋承恩。資料照片。

【邱國榮專題報導】對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說:「台灣並非中國一部分。」總統府回應表示:「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經濟民主連合智庫主權外交國防組召集人宋承恩在「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與台美中三邊關係的未來走向」討論會表示,總統府這個回應是蔡英文政府在台海問題上所採取的不挑釁態度,但若拜登入主白宮,他會如何在美中關係上處理美國的「一中政策」不等同中國的「一中原則」,這是要觀察的課題。

宋承恩表示,蓬佩奧所說的,並不是在解釋台灣是獨立國家(台獨),也因此看到蔡政府回應的內容謹慎,不掉入蓬佩奧這句話的可能陷阱。但蓬佩奧的這個說法還是在美國的一中政策之下,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奧特加斯(Morgan Ortagus)11月14日已說明清楚,美國對台灣的一中政策立場沒有改變,蓬佩奧沒有背離該政策。

宋承恩指出,美國的一中政策是指在任何時間點,只會有一個中國,而代表中國的是1947年建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跟「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是兩件事情,因此蓬佩奧的說法及美國對台灣的政策始終沒有違反「一中政策」,該政策並不是中國的「一中原則」。他表示,雖然美國對台灣有自己的政策立場,但台灣該如何決定自己,這是已經民主的台灣人民要自己決定的事情,而不是美國。

關於川普走「單邊主義」的說法,宋承恩並不認同,「川普是連合自由世界盟邦,一起打擊中國,只是他走得比較快。」他說,川普要的是平等與互惠,要的是新國際組織關係,中國若有滲透或造成對美國不公平,川普就要重新調整,因此他選擇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巴黎協定》,都是有相當特殊發展的背景原因。

多邊主義會不會排除台灣?宋承恩指出,共和黨過去四年為讓國際承認台灣,除了制定諸多保證的法案,也在美國跟台灣的單獨外交關係上做政治鋪路,這些是建立在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的基礎上。他表示,川普的對台政策已經做到現在的程度,而可能入主白宮的拜登是否要採這條進路,要看拜登的新團隊要不要改變政策。


  印太戰略布局台美關係長期樂觀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專題報導】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在「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與台美中三邊關係的未來走向」討論會表示,美國下任總統第一大命題依然會是美國與中國的經濟貿易衝突,尤其川普政府已經劃下的非紅色供應鍊重整,直接影響著台灣未來20年的光景。若是拜登接任總統,是否會接續這已經發動的衝突、是否採取多邊同盟策略,以及如何處理美中貿易衝突,這是台灣政府需要關注的局勢。

定宇指出,美國因應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三個夢,因此,美中的關稅貿易衝突,以及美國在區域地緣對付中國的「印太戰略」的戰略衝突等已經難免。而習近平的第一個夢正在殞落中,就是中國是世界工廠的夢;第二個夢則是要在今年落實中國全面小康,這個夢顯然落空了;第三個夢則是建軍百年大夢,希望中國可以跟印度與美國分庭抗禮,並在2050年達到世界老大的地位。

王定宇認為,習近平的建軍百年大夢正在逐步落實,因此中國與印度和印尼的衝突難免;但拜登主張縮減國防預算,要將預算用在高端先進武器,面對印太區域的傳統兵力對峙,他會如何布局,這會是戰略衝突所要考慮到的事,此端倪可從拜登任用的國防部長看出,而這也是已經成形印太戰略聯盟的各國都在關注的問題。

王定宇表示,不論美國下任總統是誰,都得處理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的衝擊,因為重視人權價值的美國民眾,一定會要求白宮給出明確交代。若主張美國重回WHO的拜登接任美國總統,那麼關於究責,WHO的執委會是否會選擇妥協,此牽涉到的是美中之間的衝突。在軍售的方面,美國會持續遵守《八一七公報》,只要中國持續武力威脅台灣,美國軍售台灣武器的內容就不會受到限制,近年美方售出的武器多是第一線的武器,由此可見一斑。

台美互訪的層級,王定宇指出,若是拜登入主白宮,雖然台美互動的關係會比川普冷卻,不過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簽署的談判應該會繼續進行。總的來說,台美關係「應該回不去了」,只能繼續往樂觀方向前進;而台海問題上,則會是在動態上處於安全的狀態。


       「台港政教關係再思」講座        

台港政教關係彼此相互映照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榮譽副研究員陳文珊。(攝影/張原境)

【張原境專題報導】11月22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榮譽副研究員陳文珊與香港城邊青年合作,以「台港政教關係再思」為題於台南神學院舊圖書館三樓舉辦講座,並邀請台灣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擔任主持人。陳文珊表示,在中國霸權的威脅下,香港與台灣之間有著微妙的情結。她指出,因著反送中運動,首次出現支持台獨者多於反對者,原因在於港台在過去五年呈現「同分異構」的情緒結構。她引用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介民的看法指出,「香港為什麼關心台灣被親中的候選人拿走?因為一拿走,香港就被捏死了。」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認為,台灣的政體若可以保持自由,香港扮演橋梁角色才有意義,因此台灣千萬不能被併吞。

在普世運動,香港教會通常扮演複雜角色,須在台灣及中國的教會中協商,陳文珊以自己的經驗為例指出,她曾於泰國參加普世教協(WCC)的婦女神學會議時,注意到自己被安排和香港、中國在同一個會議(session)中報告,她立即向主辦反映「我們不是同一個國家」,並請香港的與會者居中協商。

然而台灣與香港兩地的鏡相關係,也反映在政教關係中。陳文珊表示,香港在九七回歸前出現了教會是否應舉行國慶崇拜的爭議,台灣的國家祈禱早餐會也在2020年因同志議題而首度停辦。何謂政教分離?教會到底該不該參與國家政治?陳文珊提出了諸多反思。

談到政教分離與國禱會之間的矛盾,就要來看看基督徒的祭司與先知職分,陳文珊說,在舊約聖經的確是神權政治的時代,上帝揀選先知成為祂的代言人,等到以色列人真正有國王的時候,需要建立聖殿,進行國家年度固定的祭典祭儀,祭司系統便逐步出現,這也被認為是現今國家祈禱早餐會設立上神學解釋的緣由,見證了合一且符合基督徒祭司跟先知的角色。

香港九七回歸前的國慶崇拜爭議,源自於1995年,陳文珊表示,曾任職於WCC的牧師馮煒文當時欲發起國慶崇拜,便找了頗具名望的牧師協力連署,並分別針對教牧與信徒舉辦了「回歸路上」研討會,企圖鼓動香港的基督教會一同參與,然而六四事件的慘況信眾記憶猶新,普遍意願低落,國慶崇拜便在投票中被否決了。後來,馮煒文違背程序正義強行舉辦,1996年僅有120人參加,1997年改名為「國家日崇拜」更是不到30人出席,然而看似缺乏火花,卻在香港教會界內延燒,甚至首度有平信徒投稿批評,認為教會祭司跟先知有責舉辦國慶崇拜。馮煒文當時即認為教會要以祭司的身分在眾人面前宣布國家不是任何政權的禁臠,祭司不應對當局政權歌功頌德。

相片來源/維基百科

雨傘運動占中三子之一的牧師朱耀民對此即表示反對意見,認為此有拍馬屁之虞,且會將香港教會分裂成參與、不參與以及強烈反對等三派勢力,「你逼我對這件事情表態,我就成了爛頭卒(炮灰)。」香港基督徒學會前總幹事胡露茜(Rose Wu)也表示,慶祝國慶就是中共為自己邪惡的政權塗脂抹粉的手段。

習近平登基後召開全國宗教會議,收緊對於宗教的空間,清真寺被炸了、十字架被拆了、基督徒聚會的場所列名18歲以下不能進入,中梵協議簽署後,更將地下教會通通逼出浮列名報冊。中共國家宗教事務局11月18日又公開表示擬修定《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特別提及曾有過敵視中國言行的宗教教職人員不能在教堂講道。

此外,在中國境內的華僑、在大陸的台灣居民,以及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進行宗教活動,均須參照該細則執行,嚴格限制外國人在內地進行宗教活動,包括傳教、發展信徒及不得開展宗教教育培訓,外界因而擔心將影響港澳的教牧人士及信徒北上探訪內地教堂或進行「牧養」輔導的工作,顯現出中國境內的宗教自由再次緊縮。

陳文珊最後提到,美國政教分離原則表明政府不可服務於特別單一宗教,然而美國或歐陸等國家有著不同的時代背景、法律傳統,自然會發展出不同的應對方針,政教分離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當中政治權力的私相授受或許更加應當注意。


     「中港資規範與民主防衛」研討會      

  港資漏洞政府應儘快補好破網  

【邱國榮專題報導】為避免中國資金利用港資名義規避審查,滲透、傷害國家與經濟安全及社會安定,經濟民主連合(經民連)於11月28日下午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中港資規範與民主防衛」研討會,提出強化中資規範草案,呼籲社會關注民主防衛提升。

經民連研究員江旻諺表示,我國政府審查外資,其規範並沒有像對審查中資一樣的嚴密,問題就在於審查外資與中資所採行的雙軌制,對港資的審查,採用的是審查外資的綠色通道而不是審查中資的紅色通道。然而,今年中國頒訂《港版國安法》掌握香港後,台灣仍只是期待外商投資、歡迎港資,「若是對於港資還是繼續採取相對寬鬆的外資看待,難道不會出問題嗎?」

面對香港已經不再是「一國兩制」而是中國的「一國一制」,江旻諺表示,中資進入台灣的跳板顯然會以港資即是外資的綠色通道進入,類似順豐速運,該企業總部設立於中國深圳,然而經濟部根據區別外資與中資的雙軌制,認定順豐這家快遞公司是屬於外資的港資。

同樣問題也發生在嘉里大榮物流這家公司。嘉里大榮物流做為台灣物流業龍頭,其老闆郭鶴年今年5月卻與香港前特首董建華、梁振英等親中派組成「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從台灣角度來講,已有中資的影響力,這就是統戰組織。江旻諺說:「當時太陽花擋下服貿協議,但如今來看還是有漏洞,港資被視為外資,這就是漏洞。」

香港的商務律師、台灣香港協會理事長桑普表示,港資有中國的黨政軍投資,這已經是控制的問題,不是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有能力去分辨,而是要有類似調查經濟犯罪方面的辦案專人,才有能力深入去查察。他呼籲台灣政府要盡快補好法律漏洞,防範中資利用港資名義滲透台灣。

桑普說,香港股市已經是中國專門用來洗錢的大染缸,不再是世界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而是中國的金融中心,因此沒有真正的港資可言。台灣政府該如何讓優質的港資移民台灣,卻又不會因為擔心中資化身為港資而遭到濫殺,涉及到的是民主防衛,台灣政府要儘速立下法律因應。此外,美國防杜紅色供應鏈,台灣不能緊跟在美國後面,台灣審查紅色通道資金進入的規範要比美國更嚴格,因為台灣在中國眼裡是赤化世界非常重要的灘頭堡。

  經濟利誘當前慎防紅色供應鏈  

【邱國榮專題報導】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律師在「中港資規範與民主防衛」研討會上表示,不僅中資會化身港資進入台灣,在中國的台商也可能進紅色供應鏈,影響台灣民主安全。

賴中強指出,到中國發展的台商如旺旺集團,也許還沒有對中國的黨政軍言聽計從,不過中國黨政軍對該集團具有「重大影響力」。因此經民連主張要將這「重大影響力」落實為投審會審查入境投資的法律,要將此抽象法律概念成為具體的版本。他指出,根據會計準則,董事會過半就具有控制力,但只要有一席董事,這就是重大影響力。經民連主張,應以會計準則公報的「重大影響力」,填補中資規範的漏洞。

《港版國安法》實施後,港資與中資的界線越趨模糊,港資卻仍用一般外資規定,經民連主張現行法制必須因應,以強化中資規範,填補五大漏洞。一、中國自然人或法人對於第三地的企業有重大影響力者,即應適用中資審查的規範,不再拘泥於狹隘的控制力定義;二、建立非中資投資人向投審會申請投資時的切結、登記與申報規範;三、應維持外國人直接投資與證券投資的基本分野,非中資證券投資人如欲行使股東會表決,應依法切結、登記、申報;四、中資若超過三分之一股份總數、資本總額或具控制力者,即視為中資投資事業,並適用中資投資規定;五、明訂借用人頭名義規避審查規範及提供人頭名義者的刑事處罰,並沒入其投資。

經民連智庫對中政策組召集人徐偉群教授指出,目前法律層級防治中國經濟滲透的管制力非常低,僅是行政命令,而經民連向蔡英文政府提到中資管制問題時,投審會告知經民連對於中資會盡力把關,「但這是依靠公務員的善意而不是按照法制。」因此,經民連才會主張提高投審內容的法律層級。

徐偉群表示,台灣目前沒有法律管制國家安全產業和技術輸出,更別說轉投資中國而使相關技術人員移動到中國的問題,國家只能以「背信罪」起訴相關負責人,但不會成立,因為轉投資關係是合夥關係,卻受損的是國家安全。

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員邱文聰指出,到中國投資隱含的是政治風險成本,如果企業不支持一中,會讓產業計算的生產成本突然暴增。因此,他提出「政治災害保險」的概念,若台商拒絕配合中國表態,可以依此保險彌補其經濟損失。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