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為霖數位史料活化 PCT歷史檔案館可查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相片提供/歷史檔案館)

【林婉婷綜合報導】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 1841-1921)生平留下大量文字作品與著作,但目前在台灣的原始檔案並不多。在科技部計畫資助下,從事身心障礙研究的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邱大昕,於2019年6月24至26日期間赴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OAS),將與甘為霖有關檔案拍照,另透過整理將手寫稿轉為數位檔案,於2021年5月開始將該批影像檔及文字檔陸續提供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歷史檔案館無償使用,盼望亦能吸引更多學者加入研究行列。整批史料簡介與調閱方式請見歷史檔案館官網公告

延伸閱讀:

英倫踏查 尋訪甘為霖

尋找甘為霖 八千分之一奇蹟

邱大昕。(攝影/林婉婷)

「這些資料本來就不是我的。」邱大昕指出,當時剛好有經費和機會到英國去收集;SOAS的資料很多,他對甘為霖比較有興趣,花了3天時間把資料調出來拍照、存檔。歷史檔案館成立前,有很多史料放在長榮中學校史館,他曾前往參觀,也感謝校牧朱忠宏牧師特別為他導覽;歷史檔案館籌備時,邱大昕便認識現任檔案館主任盧啟明傳道師,前去英國尋找資料時也保持密切連繫,因此在歷史檔案館成立後,便有將這些檔案放在檔案館供需要者使用的構想。

廣告

談到將史料彙整為數位檔案的挑戰,邱大昕表示手寫稿字跡難以辨認,「本來想說可能自己看久就可以看懂甘為霖的筆跡;但從2019年夏天到2020年夏天,我花了很多時間試著辨識,很多字還是怎麼看都看不懂,進度一直很慢。」經他到處詢問,終於在去年下半年才找到有能力辯讀且意願將手稿打成Word檔的人員。經過去年8月到今年5月的長時間努力,已將PCEFMC Series IV, Box 3 File 1中573頁信件打成約127份Word檔;最早的一封信是1872年1月2日甘為霖到台灣府不久後寫給英國長老教會海外宣教委員會主席馬提昇長老(Hugh M. Matheson)的信,最後一封則是1897年3月24日,「有些沒有標明時間的還需要考證才能確定日期。目前還有File2至7裡面大約有400頁信件還沒打出來,預計今年底可以完成。」

這些資料中,邱大昕印象最深刻的是在PCE, Taiwan Formosa, Photographs, Box 2中看到大幅「青盲學」師生合照;目前能看到大多是余饒理(George Ede)於1895年投稿《使信月刊》(Our Own Missions)的〈福爾摩沙:盲人欽仔〉(Formosa: Blind Chhin-A)文章附圖,但SOAS保留的則更清楚。

青盲學師生合照。(相片提供/邱大昕)

該張相片中,坐在中間者是盲校教員「林紅」(Lîm Âng,本名林朝魁),曾赴中國泉州協助禮荷蓮(Lilias Graham)創辦「盲光堂」,返台後也在台南盲校敎點字與鑿成凸字技巧。坐在林紅兩側、做編織工作的是「英仔」(In-a) 和「村仔」(Chhun-á),林紅左邊第二位、摸讀點字書的是「透英」(Toa-in),林紅右邊第二位、用針筆在板子上做算術的是「溪ㄟ」(Khe),最右邊綁著頭巾、用繩子編網的是「枝高」(Ki-ko),最左邊製做草鞋者就是「欽仔」。

「欽仔」家住台南府南方20哩處,5歲時因痲疹失明,父母過世後長兄將他送去學算命謀生;後來他從教會聽說甘為霖成立盲校、才來上課。「這張相片之所以特別,除了它是那時唯一保留下來的盲校師生合照,還能清楚看出當時的教學內容。因此我在SOAS看到的這張相片時非常興奮,對該相片拍了很多不同部位的放大照。」

「這批史料對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意義,也許接下來大家會有許多不同的發現。」邱大昕說明,台灣歷史博物館也可能會將這些書信翻譯成中文出版,「我自己主要感興趣的是甘為霖的盲校教育。」去年邱大昕即撰寫文章〈點與線的選擇:十九世紀末台灣盲用文字的演變〉,從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特藏室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所保留的盲人讀本,透過其他史料佐證來推測甘為霖前後使用過的幾種不同盲文,「目前我希望從更大的歷史脈絡、也就是19世紀西方傳教士在各國推行的盲人教育,來瞭解甘為霖當時在台灣的盲人工作。」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