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教會紀念講座 日治時代教會發展

【邱國榮台北報導】七星中會濟南教會慶祝設教120週年紀念舉辦系列活動,11月13日下午舉辦「太陽旗下能否焚而不燬?日治時代的基督教會」座談會,邀請台灣神學院教授鄭仰恩主講。

鄭仰恩指出,在日治時期,彰化教會是教會本土化宣教的開始,而屏東教會是台灣人自建出工也出錢的開始,後者更使南部教會走向自立、自建、自養的三自運動。

鄭仰恩說,醫療本身就是福音,日本時代的醫療宣教發揮得非常好,馬偕醫院是全亞洲最美的醫院,而且制度化、設置護理部;中部的蘭大衛醫師兩代,對台灣人的貢獻有目共睹;南部則有新樓醫院安彼得醫師。於是北馬偕、中彰基、南新樓,日本時代三足鼎立的基督教醫院,證明日治時期的醫療傳道制度化,是有福音的果效。此外,照顧痲瘋病患(漢生病)的戴仁壽醫師,以及在泰雅爾族醫療宣教的井上伊之助,都是日治期間醫療傳道的美麗故事。

日本統治台灣,也讓教會快速發展,因此公立的醫院與學校,跟教會的醫院與學校有了競爭關係,關係稍有緊張。1931年日本右派軍國主義興起,強化台灣皇民化,1937年中國盧溝橋事件,日本開始動員台灣全民支持軍國政府,教會要支持皇民化。1941年始,台灣總督府更嚴厲控制教會機構。鄭仰恩表示,皇民化過程有基督徒參與其中,基於傳道報國的想法參與「國語(日本)家庭」與改名。皇民化進入嚴厲時期,日本人擔任神學院長,牧師要接受洗腦教育,長榮中學與淡江中學要參拜神社,看似與信仰衝突,但當時去神社並不是宗教崇拜,而是愛國心表現。鄭仰恩表示,面對這樣的歷史,要以同理心去理解當時的處境。

日治後期,長老教會遇到多元教派的挑戰,其中真耶穌教會帶來的衝擊不小,但日本人教會在此期間也扮演重要角色,當時日本在台灣建立起的教會,有現今的台北濟南教會、中山教會、和平教會、東門教會等,YMCA的設教會址也是日本人教會所建立的。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