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上級國民

日本出版社「自由國民社」每年出版《現代用語的基礎知識》年刊,同時舉辦「新語、流行語大賞」選拔,其中在2015與2019年,「上級國民」一詞皆入選年度流行語的候選名單。雖然未有正式的定義,但「上級國民」相對於「下級國民」約略是指富裕、掌握一定權力,足以獲得某些特權之政經貴族。

在台灣,人們大致會將世襲政治人物、企業主或富二代等人歸類為上級國民,而上下級之間的矛盾與對立,造成社會仇富、不信任政治,卻也汲汲營營想用各種方式發財、默認關說效果的社會形態。

6月初台北市爆發好心肝診所偷打疫苗的風波,後續牽扯出政治人物與企業主也搶在規定之外接種疫苗,造成民眾熱議,質疑這些上級國民不照標準,有錢有勢連疫苗也可以捷足先登,連命都比較高貴。

誠然,利用身分地位鑽漏洞、規避施打疫苗原則都需要被糾正。然而過度糾結於個人道德的譴責,對接種者採取獵巫式的咎責,不僅無益於防疫,反而模糊真正需要關注的焦點。更需要被監督的,恐怕是施打制度設計不全,才導致當中有上下其手的空間,而制度的缺陷才是更需要被眾人看見的。

加爾文就認為人性是全然墮落,因此長老教會強調秩序,發展教制並採取合議制度,不僅挑戰「教牧中心主義」的造神運動,同時承認個人在社群中需要受約束,共同服事、一起尋求上主旨意的信仰倫理,才是教會珍貴的遺產。由教會體制發展回過頭來看施打疫苗的爭議,就比較容易理解,就算有上下級國民之分,我們都需要利用完善的制度,弭平眾人機會之不均,並尋求社會共同之利益。

社會上各有不同的身分地位,教會裡也一樣,我們有從事政治工作的信徒,有身為企業主的長執,每個人在教會裡說話的聲量也不同,但在一套完善的制度下,我們的身分與財富,都不影響在教會內事奉的順序。另一方面,基督徒對於上級國民的身分一點也不陌生,我們領受救主恩典,享受豐盛生命,就好像有一種其他人所沒有的特權。但是我們也都知道,這樣的「特權」不是拿來圖利自身,反而具有更大的責任,需要將好消息傳給更多人。

身為長老教會信徒,我們一方面清楚人的軟弱,另一方面也體認到制度的重要,體制越健全,就越不容易有弊病產生。從這個角度出發,不論是違規施打疫苗的相關爭議,或是教會界的問題,從制度的檢討與改善著手,才能杜絕特權介入,而不會將責任僅歸咎於個人的問題,錯失亡羊補牢的機會。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