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度地聆聽病患心聲

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賴允亮

「每一次的治療無效後,醫生總是提出另一個新的建議,認為可以再嘗試另一種治療,或許有些希望。但這真的是希望嗎?每一次的治療之後,她的身體都很虛弱,又拉肚子、嘴巴破皮、沒胃口,這樣很痛苦,一次比一次累。」

「醫生每一次都是說明藥的機轉不同,但是我們聽不懂機轉,我們很希望能舒服一點、有些體力可以出去走一走、散步,或是簡單的小旅行……。」

這是一位先生心疼妻子因治療而受苦,在門診對我說的話。儘管我不是這位病人的化學治療主責醫師,但他們的話卻彷彿直擊胸口的一記重拳,讓人感到既心疼又無奈。

「其實我們買好生前契約,也看好塔位了,我們知道這個疾病會變得如何,也知道最後的結果,我們就是想把握還有體力、能夠在一起的時間……。」

兩年多來,治療的安排與進出醫院幾乎占據了病人的生活,病人的丈夫也總是陪伴在旁。他們雖不是毫無主見,但總是依照醫師的建議接受常規的治療。一系列的癌症治療中,包含了手術、放射治療、好幾種不同化學與標靶藥物,縱然原本的腫瘤部位得到控制,但是轉移到肺部的腫瘤卻漸漸擴大。

穿著白袍的醫療人員常習慣下指令,似乎總是要「做些什麼」才不負自己的身分。再加上疾病的診斷、治療、追蹤,都有一套制式化的專家共識,提供臨床醫師具有證據力和可信度的參考指引,但這些指引的來源,多是數字化的評估,而忽略了病人身心靈的整體考量與個別差異。

儘管現今醫療科技發達,面對疾病與死亡所遭遇的痛苦卻未隨之減少,有時反成了重擔來源。以癌症為例,標靶治療、細胞及基因治療推陳出新,費用對一般人而言也近乎天價。對於習慣標準化、指引化的醫療人員而言,面對病人與病家的訴苦,除了表達理解、傾聽以外,也因為總是習慣要「做些什麼」,所以常會跟他們說:「加油!再試試看!」但是就如同這對夫妻所提問的:「這真的是希望嗎?我們很希望把握時間、有體力出去走一走……。」

我認為沒有醫療人員想傷害或不救治病人,只是有時候我們太重視「做些什麼」,因為我們只看見了「病」。看病,只針對疾病、單一器官的問題做了解。但看「病人」則是須考量全人整體,因為同樣的疾病在不同人的身上也不一定適用相同治療,即使治療了,在不同人身上也會有個別化的差異。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過:「許多疾病的治癒方法仍未知,因為我們都忽略了整體性,當整體安適時,各部分才能安適。」

當約伯遭遇痛苦、失落一切時,他的三個朋友安靜地陪著他七個晝夜,約伯才開始說話。但是當約伯的朋友自以為義地幫助他、甚至與他爭辯受苦的來源時,約伯不但沒有得到需要的安慰,反而落入更大的痛苦中。「請你們仔細聽我的話;這是你們所能給我唯一的安慰。給我一個說話的機會……」(約伯記21章2~3節,現代中文譯本2019年版)可以看到約伯需要的是有人聽他說話,而不是「做些什麼」。因此在醫療場域中,真是需要安靜與聆聽的時刻,好叫人在生命難處中不致絕望。

(作者為馬偕紀念醫院主治醫師)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