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愛」的生活習慣 陳南州與盧俊義談生死

(相片提供/線上讀書會截圖)

【邱國榮採訪報導】「閱讀人」在7月24日晚間舉行線上專題讀書會,邀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陳南州與盧俊義談生與死,同時介紹陳南州最新著作《在世之日:一個基督徒對生死的思索》。

陳南州表示,正向態度面對死亡,首先要承認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活周遭的日常,「當我們勇敢面對死亡,才能真正生活。」他說,現代人雖然沒有上一代人的禁忌,但還是有許多忌諱,例如許多大學生沒有參加過喪禮,實為父母刻意不讓子女接觸;然而當今「生死學」強調的是「未知死,焉知生」,所以不要逃避死亡話題,面對死亡是生命終點的事實,在世之日才能夠好好生活出生命的意義。

成長於民間信仰家庭的陳南州,讀大學時信仰耶穌基督;他分析基督教與民間信仰都有「死後審判」的觀念,不過兩者差異很大。他指出,聖經解釋生命有3個面向:生物性的肉體生命、社會性的生命、靈性的生命;所以基督教關心肉體與社會性的生命,但特別強調靈性的生命,因為這是人跟上帝的關係。這層關係正確後,就會是與上帝同在、享受永生,而在世之日將靈性的生命落實在社會性的生命,如此就不畏懼死亡,活出了生命的意義。

他提醒,要關心肉體的健康,因為日本厚生省在1996年,將成人病、慢性病甚至癌症,更名為「生活習慣病」,因罹病成因都與不良生活習慣密不可分,如疫情期間做好個人防疫者比較不會被感染;要遠離「生活習慣病」,就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除此以外,還要養成心中保存「愛」的習慣。

廣告

民間信仰會認為疾病、特別是重大疾病如癌症,原因是前世造孽,然而基督信仰怎麼看疾病?擔任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宗教關懷師的盧俊義表示,常有病患問他「得到癌症是不是上帝的懲罰?」但病患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其實這是病患出於對生命的反省,不一定是因果連結;為此,每個人要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也就是說,疾病跟生活的習慣或環境互為因果,這是罹患「生活習慣病」要有的反省;不過,最好的生活習慣就是愛。

他指出,有愛的地方就沒有恐懼,這是聖經的教導,也因此校園的生命教育課程,不應該是傳授宗教信仰或身體健康技巧,而是應該幫助受教的孩子們願意伸手去協助他人;可惜這樣的層次,在當前台灣教育模式與生命教育課程裡都非常欠缺。

盧俊義分享他閱讀《在世之日:一個基督徒對生死的思索》後的體會,談到書中提到,以前的人離世是在家裡臨終,被親朋好友圍繞,聽大家道別,這樣的場面非常溫暖;但現代多是在加護病房,插管而不能講話,也沒有家屬隨時圍繞陪伴,只有隨時準備接受醫師宣告死亡時間,這段理性的對照令他感觸很深;他曾有向安寧病患家屬建議申請居家安寧的經驗,接受安寧者在家中,每日有家屬圍繞、陪伴聊天,數日後安然離世。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