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採訪報導】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告,今年6月份失業率為4.80%,5月失業率為4.11%,比4月份的3.64%高出不少;然而數據背後代表哪些問題?經濟復甦的前景如何?就業安全系統如何因應這次危機?台灣勞工陣線協會於7月26日晚間舉辦線上講座,邀請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與勞陣秘書長孫友聯談疫情期間的失業率與失業議題。

延伸閱讀:遇上疫情的青春 畢業青年的求職困境

蔡明芳首先談到,這波疫情對經濟的衝擊,與2008年金融危機的不同在於,當時不論有沒有消費,還是可以有社會活動,但這次疫情使得國內活動全面暫停,也因此影響服務業營生,連帶影響服務業受僱者。他也指出,出口製造業創造的就業機會不及服務業多,且服務業的需求無法被外籍移工取代;尤其正值暑假期間,原先的工讀機消失,不少人轉往餐飲外送平台,而外送員薪資調漲等議題更需要重視。蔡明芳強調,當從事外送員的勞動者增加,平台對外送員影響力也提升,可能會造成壓迫現象,且不論如何總會有人需要養家活口,哪怕遇到不合理的待遇也只能忍受。

延伸閱讀:外送司機勞動權益需保障 防疫取餐觀念守護雙方健康

蔡明芳又說明,台灣外銷情形佳,亞洲銀行、主計總處和幾個有關單位都預估台灣經濟成長率將超過5%;然而台灣經濟成長率主要動力是出口,只要製造業控制得當,哪怕內需市場與服務業表現慘淡,經濟成長率仍然可能上修。這隱含著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

「大者恆大,小者恆小、甚至消失。」蔡明芳強調,哪怕微解封,小型商家也不可能為了立即恢復內用而製作大量隔板或調整店面空間;服務業消失,就業機會也消失,對邊際勞工影響很大。最後,蔡明芳提醒,工作越容易「標準化」,則越容易被「數位轉型」取代,因為廠商不可能一直因應疫情而調整勞動方式,因此數位轉型是趨勢,這對邊際勞工也是衝擊。

廣告

孫友聯指出,除了失業率,按照主計總處統計,每個禮拜工時低於30小時者正在增加,顯示有一群勞動者因為工時降低而影響經濟,復甦卻又遙遙無期,因此惡化貧富差距、所得分配不均。

孫友聯分析台灣過去20年的重大經濟危機時期的失業率與失業情形。2000年至2001年網路經濟泡沫化,失業率從平均2.99%飆升至4.57%,2002年達到5.17%;當時受影響多是關廠失業、解僱失業與中高齡失業。2008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失業率從平均4.14%提高至5.85%,其中2009年8月失業率更高達6.13%,是台灣史上最高峰;當時為白領失業與部分失業。而這波疫情之下的失業率,雖然不是最高,但單月增加非常快速,屬於猛爆性失業;從失業原因來看,因業務緊縮歇業為主要原因,5月份有17.8萬人,6月份暴增至25萬人。

因疫情而停止營運的小型餐飲業者。(攝影/林婉婷)

孫友聯也提到,5月份每個禮拜工時低於35小時者有79.2萬人,較4月暴增超過60萬人,6月更增加至98.4萬人;而青年失業率落在平均數12、13%,並沒有顯著增加,但由於暑期打工機會受影響,呼籲教育部應超前部署,是否可能有失學問題。孫友聯結論,從結構來看,這些數字令人觸目驚心,復甦需要有足夠力道,而既有就業安全體系和紓困方案該怎麼因應,都需要好好思考。

面對疫情導致的失業挑戰,蔡明芳補充,商家需要轉型外,政府需要強化邊際勞工的就業穩定性,提供物流、外送、基層醫護人員等更多保障;而受雇者則要有敏感度,避免標準化工作,才不會輕易被取代或不容易提高薪資。孫友聯則點出,就業保險基金要好好應用,《就業保險法》第12條「僱用安定措施」也要及時啟動以紓緩就業風險,可以想見未來復甦之路的漫長,集中資源予以協助才是真正的「同島一命」。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