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共讀線上講座 談好茶部落歷史與遷村

(相片提供/霧台鄉公所)

【林婉婷採訪報導】「大屏共讀」在今年7、8月舉辦「給所有人的屏東關鍵字」線上講座,8月首場於7日晚間舉行,邀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Sasala Taiban(台邦・撒沙勒)談魯凱族Kucapungane(好茶)部落歷史、文化與遷村議題。

延伸閱讀:

大屏共讀線上講座 談屏東地區白色恐怖歷史

大屏共讀線上講座 談阿禮部落異地重建故事

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排灣族的Makazayazaya(瑪家)部落、Tjavadran(達瓦蘭)部落與魯凱族的Kucapungane部落遷到「禮納里」永久屋聚落。2020年,禮納里「脫鞋子部落」共享空間遭舉報為違建,政府依法強制拆除;拆除前夕、同年10月13日,原住民權益團體與魯凱族人到屏東縣政府請願,期間教會長老Kalrimadrau Redraedrame(盧啟村)以自焚抗議,使災後重建和永久屋議題引起更廣泛討論與關注。

延伸閱讀:

永久屋如何成為家 當地住民談心聲

永久屋議題 如何真正安居樂業

魯凱族自稱「Ngudradrekai」,意指「住在山上的人」;目前族群人數約1萬3000人,有3個支系:東魯凱、西魯凱和下三社群,共有16個部落。對魯凱族來說,家不只是「房子」,住地、耕地、獵場、漁場、山林、神聖空間等,包含這些才是完整的「家」。

Sasala Taiban進一步指出,魯凱族的「家」除了建築,還具有生產、文化與生命儀式等功能,例如飲食、起居、編織、曬場、社交活動等;部落也會按歷史故事、自然特色、重要功能等條件區分公共場域並命名,用來記念某些事件或說明禁忌,但又隨著不同文化與殖民政權進入,部落空間也會有所改變,例如基督教會取代傳統信仰空間,日治政府設立學校,國民政府的行政區域劃設等,讓族人逐漸淡忘部落空間原有的歷史意義。

Kucapungane部落因為交通、電力等公共建設與資源不足等因素,族人半強迫遷至Tulalegele(新好茶)部落;當時新部落建屋需要繳交配合款3萬元,使得很多本來要繼續讀書的青少年轉為童工,青壯年亦投身低門檻、高報酬但也高風險的遠洋船員。然而,多次經歷颱風重創,2007年聖帕颱風後族人們遷到隘寮營區安置;2009年莫拉克颱風更是讓Tulalegele部落幾乎被夷平,有431戶、共1700多人被遷離原居地,來到如今的禮納里部落。

延伸閱讀:Kucapungane教會設教70週年 重返榮耀 再創先鋒

來到平地,遠離了山林獵場和耕地,族人們開始思考與行動,希望讓部落更好;以「脫鞋子的部落」為核心,發展接待家庭結合觀光與文化的文創產業。然2020年家屋擴建被視為違建、必須拆除,也引發後續抗爭與爭議。

廣告

Sasala Taiban指出,這起事件中,雖然政府程序合法,但並沒有達到實質正義,突顯公權力往往傷害到最弱勢的族群;他認為,Kucapungane部落經歷多災多難,能夠重振起來值得鼓勵,房屋使用超限可以用更柔軟的方式處理,而不是直接拆除,否則按時間來看,同時期屏東尚有1萬6000件違建更應被優先處理。

Sasala Taiban點出,政府一方面強調原鄉危險而禁止原住民回到山上,另一方面卻又推動原鄉觀光,這很矛盾;他建議如要使傳統部落資源能夠再利用,政策要更有彈性,政府應開放並鼓勵族人在非雨季回到山上原居地發展,強化原鄉和永久屋的連結,讓文化可以傳承、生計可以發展、「家」可以完整。

演講當天恰好遇盧碧颱風直撲台灣,釀成多處水災、土石流、交通中斷災情,不少區域民眾不得不撤離;Sasala Taiban補充,災後遷村也是氣候變遷下的重要議題;不應用安置、安全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反加速原住民文化消失。他呼籲不只是政府,而是民間社會也要共同思考原住民族的未來。

(相片提供/霧台鄉公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