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凡專題報導】台灣在2020東奧賽場上,獲得二金四銀六銅佳績,相較於過往最多獲得五面獎牌的紀錄,今年共12面獎牌的奪牌數確實振奮人心,許多人更是對奪牌選手如數家珍,然若談到台灣參加奧運競賽的第一人張星賢,則鮮少人知。

延伸閱讀:

【東京奧運】為環境盡心力 採多項永續方案

張星賢出生於1910年日治時期台中廳塗葛堀支廳(今台中市龍井區),就讀早稻田大學期間加入田徑社,初期專攻「跳部」的跳遠及三級跳遠,然當時隊友人才濟濟,還包括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三級跳遠金牌的織田幹雄,在競爭無望下,遂改練其他項目。

1931年早稻田大學與慶應義塾大學舉辦對抗賽,400公尺跨欄項目中,張星賢在踢倒最後一根欄架的情況下仍創下58.4秒佳績,僅落後全日本紀錄1秒;1932年的洛杉磯奧運全日本選拔賽中,張星賢又在400公尺複賽中跑出50.4秒的第一名成績,在最終公布的名單中,張星賢以400公尺跨欄及1600公尺接力兩個項目入選日本代表隊,成為台灣參加奧運的第一人。

延伸閱讀:

郭婞淳的故鄉 牧師為大馬蘭部落留紀錄

【東京奧運】突破身體與社會限制 女性的賽場身影

雖然在1932年洛杉磯奧運中,張星賢未能奪得名次,但他畢業後,任職於南滿州鐵道株式會社期間,仍持續投入田徑項目訓練,於1936年再次入選日本代表隊參加柏林奧運1600公尺接力項目,可惜仍未能晉級。返回職場後,他仍持續參加田徑賽事與推廣活動。

1945年日本投降後,張星賢隨公司到日本,隔年返抵台灣,任職於省立台中師範學校(今台中教育大學),1947年與體育同好於組織台灣省田徑協會並擔任首任會長;1948年轉任合作金庫後,以38歲之齡入選全國運動會台灣省代表隊,並擔任總隊長前往上海參賽,獲得跳遠銅牌。

廣告

綜觀來看,張星賢於1930至1950年代間,曾經同時是400公尺、400公尺跨欄、跳遠、三級跳遠、十項全能這五項台灣全國紀錄保持人,除了三級跳遠外,其他四項紀錄皆高懸20年左右才被打破。前田徑名將「飛越的羚羊」紀政稱張星賢為「田徑史上的一代巨人」,實當之無愧。

封面圖片提供|Pixaby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