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當青年用 員林包粽3團契綁一起

【林家鴻彰化報導】會友數約100人,25歲以下會友不到10人,松年卻佔6成以上,這是彰化中會員林教會面臨人口老化現況。但教會沒有因此死氣沉沉,反而「把老人當青年用」,阿公、阿嬤活出生命活力,不僅搬桌搬椅難不倒,還形成互助圈主動探訪,以主內家人的溫暖慰藉子女不在身旁的孤單。

牧師羅見福2009年受派至員林教會時,發現近70名松年常將「老了沒路用」掛在嘴邊,但他總勉勵:「上帝留我們生命在,一定有可以讓祂使用的地方。」起初教會所有事工停擺,只剩主日禮拜,羅見福經歷組織青年的挫敗後,決定從松年開始著手。88歲老司琴彈琴速度慢,還曾被人嫌,但羅見福為了肯定對方,堅持每個月排一次服事,「老有所用」的信念鼓勵愈來愈多松年出來服事,使教會恢復生氣。

2010年起教會復辦松年團契,73歲前長老蕭明昌表示,松年現在和婦女團契、聖歌隊有3團契聯合聚會,共同討論籌備內容,形式有卡拉OK、桌遊等聯誼性活動,也有信仰造就。他說,年紀大了多到教會跟人互動、聊天,有助於維持身心健康,預防癡呆,松年也喜歡在週間人潮少時揪團搭火車遊山玩水,有時見車廂人少時,還會唱詩歌自娛。9213團契首辦包粽活動,不論會不會包,眾人興致盎然,羅見福還特地早起洗米,94歲的牧師娘林明金傳授包粽技巧,自70歲開始到處當志工、交朋友的她,每年請松年吃麻油雞。

「我們有時會覺得不好意思讓長輩做粗重的事,一開始我也是這樣。」羅見福表示,去年教會與YMCA合辦社區兒童營,禮拜後留下的20幾位松年見教會要布置場地,便二話不說到禮拜堂合力將80幾張長椅用電梯從2樓搬到4樓;中午替學生志工備餐的也是松年,會友全心付出,羅見福看了很感動,從松年事工中找到成就感。(攝影/林家鴻)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