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無遮欄】三級警戒停止社區活動,長輩去哪兒?

(相片提供/Freepik)

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今年5月全國疫情提高至三級警戒,包括學校、娛樂、宗教等公共空間也緊急關閉,服務社區長輩的社區關懷據點與社區活動中心停止運作,而平常會在廟口、公園出現的長輩身影,也暫時消失不見。
為了防疫,政府限制人民某些行動,這種做法可以防止疫情擴散,雖最安全但也造成許多不便。長輩頓時失去了社交活動,缺少原有的社會支持,該怎麼辦?過去各有工作、有自己獨立生活空間的家人,能否適應長輩回家的「防疫新生活」?

會有這樣的焦慮及疑問,主要是因為2020年第一次疫情警戒時,地方政府就曾停止社區活動,但當時心想:也許疫情來得突然,政府一時之間難有合適的防疫措施,也難以考量不同社群,特別是長輩的特殊需要,才祭出此策。不過,一年過去了,仍維持同樣的做法,不免讓人懷疑,政府對長輩的需求是否忘了超前部署?也因為這樣,我在我主持的節目《燦爛時光會客室》訪問了多位包括醫療人員在內的社區工作者,想了解長輩離開社區,回到家中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有什麼相對應的方法?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副秘書長劉懿德受訪時,就他的觀察指出,長輩從社區據點返家後,通常會出現三種狀況:首先,中斷了到社區走動的習慣,因此回家後產生「社交恐懼」,不知道如何跟家人互動,或害怕染疫,而拒絕外人探視關心;其次,有些長輩會出現身心快速衰弱的狀況,除了面對家人產生的壓力,有時要和另一半「老老照顧」也會影響身心健康;最後,詐騙案變多,有些長輩獨居在家,缺少同伴協助過濾訊息,健康狀況不佳,很容易受騙。

顯然社區活動對長輩而言,不只是吃飯、聊天、做運動,更是精神與心理的支持,也是彼此陪伴、共度人生的力量。這樣的狀況,除了反映政府未能考量到長輩的身心狀況與實際需求外,退一步來看,也突顯了台灣社區政策常見的問題。

社區是個整體,有多樣的問題與需求,即使是社區照顧,也涉及到不同的面向與多個主管機關。不過長期以來,地方政府與社區事務相關的民政、衛政、社福等較少橫向連結,對於社區需求與政策規劃缺乏整體性思考。另一方面,台灣社區組織大多需要政府的專案補助,經費不穩定,行政程序繁瑣,再加上人口老化,因而較難產生自主、靈活、由下而上的力量。

疫情雖然暫時趨緩,但短期內幾乎不可能回到過去的正常生活,勢必要建立新的生活平衡與社會關係。同樣地,政府的防疫政策也要滾動式檢討,盡快邀請第一線的社區工作者共同討論,建立由下而上的社區防疫系統。當然,作為基層社區組織的教會,也當思考可以扮演的角色,如何建立在地關懷系統,成為社區的支持力量。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