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允亮

我的老牧師很會講故事,他曾講過一個故事:「一位老船長長年與大海共生,熟悉天候、海水溫度、潮流方向。每次出海前,他總是先佇立船頭眺望天色海波、彎腰探水溫,最後巡船一周拉緊帆繩,再啟航出海。多年來,總是村子裡漁獲量最多的人。隨著時代科技的演進,現代化的船沒有帆了,年輕的船長使用數位電腦、無線電及衛星系統,也採用雷達來定位魚群。可憐的老船長,掛著老花眼鏡,駑鈍地一樣樣慢慢摸,慢慢學。蹉跎幾年後,漁獲量最高的還是那位老船長,甚至破了漁獲紀錄。有人向老船長討教,老船長說:『捕魚是人、海和魚的故事;出發前感天候、探水溫及觀潮流時就決定漁獲了。』」原來老船長仰賴的是閱歷、智慧,更是策略、願景。船型與設備只是工具與方法。

這樣的故事,讓人聯想到近年來不斷討論人工智慧(AI)與機器人於智慧產業的應用。不論是達文西手術問世、Alpha GO戰勝世界圍棋冠軍、Google實驗室開發出的AI醫學影像診斷疾病,讓醫師能快速獲得輔助資訊,或是IBM的超級電腦對於肺癌診斷率可達九成,還是台灣的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能達到個人化醫療及精準診斷的目標,帶動早期檢查與早期診斷,這些都一再顯示了AI與機器人科技的優勢,也指著日新月異的工具與方法。

在強調精準、效率與安全的醫療照護中,人類將會被AI與機器人取代嗎?AI與機器人只是工具或方法,用以最佳化和協助,並非取代人的工作,就像熟悉自然生命脈動的好船長無法被取代一樣。再舉例,遠距醫療設備可以搜集病人健康數據,但是診治時,病人、病家就是希望由真正的「人」來進行療護,這正是老船長指出的;人、海與魚的故事。同樣的,當病人心情失落、靈性疲乏時,也只能由「人」安慰他,而不是機器人判讀他的情緒而播放詩歌或是讀經文。

如同近日台灣各縣市大規模地施打疫苗,儘管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專家已經詳盡地說明,網路上也有許多專業的醫療人員製作了圖卡,簡要地解釋接種疫苗與否的利弊,包含了對於不同慢性疾病、重大疾病、用藥族群等可接種疫苗的資訊。但是在一般的門診中,幾乎每位病人都會再問:「我想我應該是可以打疫苗吧?」「是不是應該先打疫苗比較好?」「我已經預約了,但是還是想來問一下。」「我打AZ可以啦!」甚至因疫情關係無法就診的病人,也會打電話到診間詢問類似的問題。

疫情下,從病人的問題中,其實可以感覺到他們心中已經對疫苗約略有譜,也已經獲得了不少的資訊,但他們仍然需要由一位他們認為最了解他們身體情況的「人」,當面給予一句鼓勵、給予一個肯定的眼神。
身為人,我們固然有軟弱和欠缺,但是我們擁有AI與機器人所沒有的靈性。身為醫療工作者,更是領受了福份,能參與伴行在受苦的生命中。

「我即使會講人間各種話,甚至於天使的話,要是沒有愛,我的話就像吵鬧的鑼和響亮的鈸一樣。我即使有講道的才能,也能夠洞悉各種知識、各種奧祕,甚至有堅強的信心能夠移山倒海,要是沒有愛,就算不了什麼。」(哥林多前書13章1~2節) (作者為馬偕紀念醫院主治醫師)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