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採訪報導】因應疫情無法辦理實體活動,「大屏共讀-屏東地區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共讀社群」推出「給所有人的屏東關鍵字」線上講座,系列講座即將邁入尾聲;倒數第二場為9月4日晚間的「找工作與好工作:從全球化下的屏東談起」,邀請屏東大學社發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邱毓斌主講,談勞動權益的保障與所面臨的挑戰。

延伸閱讀:

大屏共讀線上講座 談好茶部落歷史與遷村

大屏共讀線上講座 談屏東地區白色恐怖歷史

大屏共讀線上講座 談阿禮部落異地重建故事

邱毓斌以天秤圖談勞資關係。勞方人數雖多,資方社會影響力卻較大,而雙方都受到勞動法令規範,例如資方要符合基本薪資、工時、休假、獎金、職災補償等制度,勞方則有工會與勞資會議等辦法;政府則處理雙方之間的勞資爭議、社會保險、退休與福利制度問題。然而這三方的關係並不是隨時保持平衡,例如當年「無薪假」合法化就是政府向資方的歪斜。

邱毓斌點出,國家的勞動與經濟發展要穩定,需要保障勞動三權:團結權、協商權和爭議權(罷工權);與上述權益相關的組織是「工會」。工會的意義是團結組織與集體行動,增進勞工的勞動與生活品質;因此不只是為勞工爭取合理待遇,也可能促進產業轉型與經濟政策;為了擴大影響力,工會也需要與政治結合,例如在選舉期間要求候選人提出勞動政策規劃。

但邱毓斌也直言,台灣《工會法》不像是保護勞工,更像是分割與控制勞工。如「企業(產業)工會」是同企業/工廠員工組成,人數要30人以上,但要在同間公司找到這麼多願意站出來與資方協商並捍衛權益的勞工,就現實上來說並不容易;另一方面,現在許多公司使用派遣人力,這類員工無法加入該公司的工會,又大型企業常分設多間工廠,也被要求按各工廠成立工會,這些都是分化工會力量的規定。

廣告

而「職業工會」是同縣市、同職業勞動者組成,適用於小型企業、自營業者與無特定雇主勞工們;職業工會也為會員勞工處理勞保業務,因此維護勞動權益功能反而被壓縮;此外,不少職業工是由「老闆」擔任會長,還有家族把持,以及同樣職業卻用不同名目開設的工會等亂象,這些都是不是健康的工會模式。

2011年通過「產業(行業)工會」屬於較有效的工會類型,是跨縣市與單位的串連,例如高等教育產業工會,各大專學校的專任與兼任教師、助理、約聘僱人員等可以加入,透過彼此連結讓工會力量增強。

「工會組織率」代表有多少人加入工會後並獲得保障,若扣除效益較不彰的職業工會,台灣的數字只有6.3%,日本18%、美國10%、南韓10%,而北歐國家如瑞典、芬蘭、丹麥等都超過60%。邱毓斌強調,其實勞動者有意願加入工會,但大型企業或國際企業多反對工會,再加上媒體渲染與政策修訂向資方歪斜,這些都會影響勞動者對工會的觀點與態度。

如何改善台灣的勞動權益保障需要更多思考,邱毓斌認為現階段至少應盡量加入現有工會或成立新工會,例如根據統計,屏東在今年上半年有40萬名勞動者,卻只有10萬人加入工會,又扣除職業工會,只剩下約8400人,這樣的實況恐怕難以在有需要時展現勞動者的集體聲音。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