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自己的課自己定!學習動力與效率能兼顧嗎?

Image by Free-Photos from Pixaby

菠菜安儂

疫情改變社會運作模式,台灣的莘莘學子歷經數個月的遠距學習,孩子的學習情境成了時下家長們最熱議的話題。然而,你是否曾想過,負責規劃上課方式跟內容的人,其實還應該包括學習者自己呢?

對於台灣學生而言,每次求學階段的轉換都是痛苦的歷程,舉凡國小至國中的教材難易度差距、國中至高中的升學壓力與能力分級等,就連成功熬過來的成人也很難平心以對。不少家長認為,升上大學後,以往的絮絮叨叨和循循善誘都不復存在,孩子這才算是真正的「解脫」。殊不知許多大學新生踏入校園後,五花八門的課程清單猛然攤開在面前,第一時間感受到的,不是雀躍的新鮮感,而是初次自己選課的徬徨不安。一旦在特定學習項目上少了「必須要學的拉力」,加上不懂得擬定學習計畫,許多學生對於知識的積極度便大幅下滑。那麼,提早開始培養學生的規劃能力,是否能夠幫助他們跨過高中與大學間的鴻溝呢?

人們普遍認為求學階段的許多知識過目即忘,考試後更是船過水無痕,因此,日本熊本縣立大學便針對學生在學習後還能持續保有知識的比例──「學習維持率」──做諸多研究,得出的結論大抵與美國國家訓練研究所(NTL Institute)的研究相同,兩者皆指出,口述授課與書本閱讀的學習維持率遠小於讓學習者自身直接參與。也就是說,自行思考、體驗、甚至教導他人的經驗,能讓學習者維持更多的知識。從當今各國教育體系中,也可觀察到翻轉教室或主動學習法的實踐,試圖引發學生獨立思考動機與自擬學習計畫的能力,並藉此提升傳統教育未能企及的學習成效。

不光是教育界的趨勢,隨著國民平均教育水準提高,加以科技社會中的高度知識可及性,學生們主動發掘、思考議題的能力也有所提升。今年8月,為因應「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中的連署提案「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9時30分到17時」,教育部舉辦兩場公聽會,而這場會議的參與,即是學生獨立思考學習需求的範例之一。究竟睡眠與學習的時間應如何安排,才能達到最佳效率?家長工時影響上課時間的連帶效應,其解法為何?授課內容與效率應如何在新的到校時間中妥善修正?這都是實際參與討論的學生們需反覆思索的議題。

在轉換教授者與提案者的角色過程中,學生可能歷經了國內外資料檢索、團體討論或正反方辯論,由於是自主參與,學習效率自然也比校園裡的必修項目來得高,畢竟學習效果來自意願,意願又來自於動機。若從義務教育階段便開始培養學生們獨立規劃學習方法的能力,或可助於解決當今學生無止盡的課業困境,並促進專業能力的培養。 (作者為文書助理)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