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可敬的對手

Image Pexels from Pixabay

 陳建上

2020東京奧運結束後,如何培養一位優秀的運動員成為一個熱門話題,特別是今年台灣有許多選手贏得獎牌,他們一路的學習過程成為訪談的焦點。

運動員的產生是從挖掘開始,而他們對於運動的喜愛是從「看」開始,「看」喚起對運動的喜愛,進而投入練習,與此同時也需要有個同好陪伴他認識這個運動的樂趣所在,正是人家常說的「外行看熱鬧」。當達到一定程度後,要更提升自己的技術時,就是「內行看門道」,此時就需要一位在旁協助的教練,提醒盲點與調整方法與方向。所以教練需要先知道運動員的程度,了解這個運動員的年資與技巧,更重要是確認他的動機。

當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運動員要知道自己是否已經改變過去的錯誤動作或態度,就需要透過比賽來檢驗。就如老師要了解學生上課所學的是否已經明白,最好的方法就是舉行一個考試。比賽中,每一位對手都是讓自己印證機會,對方的回應動作是否與自己經驗下的預期一樣?接續在自己的反應方式中,是否能因應對手不同技巧予以回擊?自己能否做出正確技巧且力道恰當的攻擊,並期待鋪陳下一個行動的方向?最後也是最重要,在與對手的對抗中,看見自己新的盲點,改變不同慣性的錯誤動作,調整自己的內在觀念。

在一場比賽後,得勝者受訪時,常聽他們說對方是「可敬的對手」,這裡的可敬,絕無鄙視或驕傲的態度,而是看見對手外在與內在的可學習之處。因為在比賽中,雙方是執行自己的策略,若無法破解或適應,需馬上做出因應調整並即刻回應。對手當下馬上做出改變的身體與心理意志的一致性,正如保羅所說:「攻克己身,叫身服我。」(哥林多前書9章27節)而不是耶穌在客西馬尼園對門徒所說:「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馬太福音26章41節)對手讓自己可以明確學習,所以在可敬中有著可以學習的意義。

常有人問在某領域稱霸多年的冠軍:「你已常居冠軍寶座,你會如何面對以後的對手?」此時常聽見受訪者回答:「最可怕的對手就是自己。」為何自己就是對手?因為對手的好技巧、好態度都是自己要去察覺的,猶如耶穌說:「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馬太福音26章41節)在察覺中才知道自己需要如何調整與面對,更重要的是視對方為學習榜樣,便會產生敬意,而不是仇視的心態。因為知道對方的優點可以讓自己來學習,自己就會進步,隨時地察覺就是用警醒的態度去面對一切,自己才能時時進步,變得更優秀,才會造就自己的人生,成為永遠的冠軍。 (作者為客家宣教中會關東橋教會牧師)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