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真人真事與真理

Image Comfreak from Pixabay

 袁安隅 

主日禮拜講台上的講員是《真情部落格》的忠實觀眾,熱切、生動地詳述該節目對他的意義、激勵與啟發。講員的轉述中,不少當代的主內肢體所遭遇的人生起落、信仰歷程確實精采,亦有不少感人之處。然而,基督徒的人生真的總是如此戲劇化嗎?

考量節目性質與需求,可以理解在將近一個小時的訪談節目中,受訪者要有一些故事、想法,才能豐富節目內容吸引人,不然換一個朝九晚五、經歷平凡普通的人受訪,節目將如白開水般淡而無味。作為訪談節目,這樣的規劃無可厚非,然而是否可以作為講台的安排呢?作為引言、觸媒,或許還說得過去,但如果占去了相當比例闡述,難免壓縮了闡釋聖經真理的時間,進而使我困惑主題是什麼?誰是主角?以什麼為中心?其次則是適切性,那些真人真事之所以特別,意謂著那不是多數人的故事,而是特殊的條件所構成,對當事人而言固然意義非凡,但就旁人而言,參考價值可能就沒那麼高了。因此若從講台的造就、牧養的定位而言,感人、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對於我們認識福音真理,以之度寄居年月候主再來,恐怕助益有限。

或許有人會想到希伯來書11章,告訴我們此處也有許多古時見證人的經歷。只是無論從脈絡、篇幅、信息,我們都難以將這種講台模式和希伯來書11章相提並論。從脈絡而言,希伯來書陳明了兩約的諸多差異、新約更美於舊約之後,才舉舊約見證人提醒他的聽眾,兩約之下的人,雖然所得的啟示有多寡等諸多差異,但仍有著同一位上帝、同樣的信仰;信心這主題,兩約之中的人不僅是一致,前約的敬虔信徒還能以信心為見證,幫助、激勵、堅固我們這些在新約之下的人。且希伯來書11章中,有些視角有別於舊約的關注,如不注重約瑟的純正、敬虔,而著眼他因著信,跨越生死限制的指向出埃及。

種種敘事顯示出這卷書信雖援引許多人的事蹟,但主題仍然是信,其基礎仍是上帝的應許;而這些人按著所得的啟示,以行為顯明他們的信仰,等候上帝的話成就,我們在希伯來書所陳列的這些見證人中,對基督信道之內涵,有著更具體的認識、領略。 (作者為基督徒)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