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欣編譯】9月13至15日,普世教協(WCC)和世界基督教傳播協會(WACC)在柏林共同主辦了專題研討會,13日晚間則有研究數位轉型和人權政治學者潔珞汀‧德巴斯茨雍(Geraldine de Bastion)主持的線上記者會。

相關文章
社會經歷數位化轉型 隱私與自主性成焦點
數位正義受經濟威脅 德研討會談智慧運用

 

德巴斯茨雍

「你做了什麼保護社運人士?」「我們是否缺少人際互動?」「散佈仇恨言論的影響是什麼?」德巴斯茨雍開場即拋出問題,她從不同觀點探討數位化的社會公義,以及數位世代對社運人士和記者的影響,並強調:「社會公義必須從建立連結開始。」

德國聯邦議院成員瑪吉特‧斯圖普(Margit Stumpp)同意德巴斯茨雍所說,並說:「人們必須要有方便的管道取得硬體、軟體資源並連上網路,才有能力參與社會議題。」奈及利亞信義宗基督教會(LCCN)通訊傳播主任菲力克斯‧約瑟夫‧撒瑪利(Felix Joseph Samari)也指出,奈及利亞很多地區沒有網路,因此數位權的概念很重要,「人們如果不清楚他們擁有什麼權利,就更不可能主動爭取。」

人們一旦能連上網路,就有可能透過網路尋求公義,撒瑪利指出,雖然網路可以尋求公義,卻也可能阻礙別人爭取公義,能操作這些平台的政府或組織都有可能為了利益而做出干涉。在德國漢堡推動氣候社會運動「拜五顧未來」(Fridays For Future)的阿諾德‧波曼(Arnaud Böhmann)也表示,如果沒有網路數位平台,他就沒辦法順利推動許多社會運動。他也和撒瑪利有同樣的擔憂,擔心政府或有心人士在網路上鎖定他們,並封殺他們的倡議行動。

波曼也指出,許多社運人士會在網路上收到大量的仇恨訊息,尤其是婦女。美國世界之糧(Bread for the World)泛非洲及東正教教會部門資深幹事安潔莉克‧沃克-史密斯(Angelique Walker-Smith)牧師表示,人們必須要求立法者制定更好的法律保護數位空間,教會和民眾也能發揮影響力,抵制仇恨言論,「你最好的朋友若是散播仇恨言論的人,你就可以勸勸他。」討論的與會者都同意,教會和所有心懷善念的人都應該要抵制仇恨言論,也抵制假新聞。(資料來源:WCC)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