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博覽會系列講座 台語文學百年追求

(相片提供/台文博覽會線上講座截圖)

【林婉婷採訪報導】打狗台語開講社於2019年首創「台文博覽會」,今年更與高雄文學館合作,辦理全年度共12場台語文學講座;因應疫情,現階段講座已全面轉為線上模式。10月邁入第4季主題「台語文學發展」,在10月3日下午舉辦該季首場講座,邀請談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生邱偉欣談「百年追求——台語文學史綜觀」。

延伸閱讀:台文博覽會系列講座 首季談台語兒童文學

邱偉欣開場提到目前學校的台灣歷史教育,主要是按照荷蘭、鄭氏、清國、日本、國民政府等外來政權統治年代並介紹政治、軍事、經濟、法律等領域發展;但這些都著重都在殖民者的歷史,「台灣人」的歷史又在哪裡?「台灣人的百年追求應是自由。」邱偉欣表示,而最基本的自由就是能夠使用「自己的語言」;他帶領與會者們從台灣文學發展和創作形式演變認識台灣人的歷史。

文學的起頭是「自由講述」,即「口碑文學」(口傳文學),能夠自由講述,也能夠自由書寫,跳脫文字的「工具性」使用是自由的展現、文學的誕生;文字的工具性使用包含政令、考試、訴訟、記帳等,多數與權力相關,而文學則是能使人有情感反應、開闊思想,並使語文的使用更加豐富。

邱偉欣以年代表指出,台語文學史可以從1885年算起,用白話字呈現的《台灣府城教會報》(現《台灣教會公報》)首刊發行,直到1969年因國民政府禁止郵局寄送而暫時停刊;約在1910年起有台灣歌仔冊,早期有從廈門等地引入,後來較多台灣本土創作;1949年威權政府推行「國語運動」,造成台語文陷入黑暗時期,但此時轉由海外台語文學運動發展;1980年代開始有母語復振風潮。

(相片提供/台文博覽會線上講座截圖)

邱偉欣也點出台語文學史歷程的重要人物與事件:高雄文學家鄭坤五是首位為口碑文學正名者,他透過「台灣國風」專欄記錄並賞析台灣口碑文學。歌仔冊則記錄大量台灣歷史、時事和商業宣傳,例如由楊清池傳唱並在1926年由賴和等人所記下、描述戴潮春事件的〈辛酉一歌詩〉,1935年林漢璋的〈中部大震災新歌〉和1935年作者佚名的〈經濟館開業歌〉等;從歌仔冊可以看見許多當時代的台灣民間史觀和生活樣貌。

台灣首個文學獎是1886年由《台灣府城教會報》舉辦,主題為「白話字的利益」,當年共有9人投稿,由馬偕和甘為霖擔任評審。白話字最開始是西方宣教師用以宗教事務,例如聖經翻譯等,就這個方面來看也算是工具性的使用,但後來跳脫僅限宗教事務,用以書信、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走向自由化。邱偉欣又進一步透過朗讀作品向與會者們呈現台語文書寫的白話字和漢字系統差異。

最後邱偉欣列表介紹解嚴後百花齊放的台語文雜誌,和多位台語文學作家照片,並以「現在是未來的歷史」為結語,盼望眾人繼續說台語、寫台語,讓台語文學史沒有結束的一日。

11月7日和12月5日講座也是由邱偉欣主講,主題分別是「台語小說的前世今生」及「褒歌和新詩的對話」,詳細與報名資訊請關注「台文博覽會」臉書粉絲專頁。

廣告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