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有道】《最後的晚餐》救贖身,立約血

對我們這些跟隨基督的人而言,「逾越節的筵席」是更適切的說法,因為我們如同古時的以色列人,領受了從主而來的白白恩典,離開埃及,邁步走一條主所引領、聖經所應許的道路。

《最後的晚餐》,柯西莫‧羅塞利,1482年。(圖片取用/維基百科)

◎ 虛吾

對現代人而言,如若提到《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這幅畫作,多數人會想到達文西。他在1495至1498年間,於天主教建築恩寵聖母(Santa Maria delle Grazie)會院食堂繪製的壁畫可謂舉世聞名,無疑是同主題作品中的經典。

「最後的晚餐」這個主題顯然極具魅力,在藝術史上並不少見,甚至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1904~1989年)也有同主題的作品。更不用說在宗教畫占大宗的古典藝術中,畫家以此主題創作是再尋常不過。

不過如果我們有機會訪問近代的樞機主教,他們最常親睹真跡的《最後的晚餐》,或許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柯西莫‧羅塞利(Cosimo Rosselli,1439~1507年)的版本。因為在現代舉行教宗選舉的西斯汀禮拜堂(Sistine Chapel),上有米開朗基羅所繪穹頂畫《創世記》(Volta della Cappella Sistina),前有祭壇畫《最後的審判》(II Giudizio Universale),而北牆上羅塞利的畫正是以耶穌生平為主軸的六幅壁畫之一。

♦  事端頻生的一夜  ♦ 

羅塞利的《最後的晚餐》和許多同主題作品相仿,都以耶穌為中心。耶穌與門徒在半圓環形的餐桌用餐,桌面極為乾淨,並未看到食物,使得他們的聚集更像是會議。桌上唯一的餐具是耶穌前的金杯,象徵立約的血。

畫中坐席的十二門徒神情、姿態各異,有的交頭接耳,有的似專注聆聽耶穌發言,餐桌下露出的赤足,似乎是表達他們已經歷過洗腳的儀式。
圖畫中心位置那位與耶穌相對而坐、不與眾人同列的門徒,特別引人側目。相較於其他坐席的人頭上都有金色光環,此人從身上的長袍到頭上的光環都是深沉暗色,羅塞利藉此明確指出他即是那滅亡之子猶大。
眾人身後的窗框大有文章,描繪著三樁緊接而來的事件,由左至右分別是客西馬尼的禱告、耶穌被捕以及耶穌在各各他受難。這些預告的畫面,讓人在看似和諧的聚會氣氛中感到緊張與沉重。羅塞利還安排了一貓一狗對峙,加強畫作中的對立。

侍立於兩側的四個人,乍看以為是伺候晚餐的侍從,但從其衣著神態研判,毋寧更像是文藝復興時代的人們,從後世旁觀以最後晚餐為主題的這齣戲劇。

如果和西斯汀禮拜堂其他作品相比,會發現羅塞利《最後的晚餐》在人物比例、結構、用色上都與其他作品大相逕庭,可能與當初的溝通協調有關。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和建築師喬爾喬‧瓦薩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年),以《藝苑名人傳》(Lives of the Most Excellent Painters, Sculptors, and Architects)留名後世。他在書中評論羅塞利,相比於其他參與西斯汀禮拜堂創作的畫家,羅塞利的造詣不算出眾,與鄰側彼得羅‧佩魯吉諾(Pietro Perugino,1446~1523年)繪製的《交付鑰匙》(Delivery of the Keys)相比,羅塞利的《最後的晚餐》無論是用色或構圖都相形見絀。不過,《最後的晚餐》用了不少金飾紋路,經禮拜堂的燭光遙相映照,增添不少質感。

然而,相較於藝術界的競豔、評比,基督的門徒更關注的恐怕是畫作描述的這一夜代表的福音意涵。因為有太多事件在這個夜晚接二連三發生,每件事都有重要的意涵,就是在這逾越節的餐桌上,也有許多信息,是基督徒應當思想的。

《最後的晚餐》,達文西,1495~1498年。(圖片取用/維基百科)

♦   流於形式的紀念   ♦ 

其實,「最後的晚餐」一詞並不太精確,因為這不是聖經的用字遣詞。使徒以「主的晚餐」「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哥林多前書11章20、23節)稱呼。而且較之名詞,更值得我們留心、警惕的是保羅在怎樣的背景提及主的晚餐。當時哥林多教會未真正持守主的晚餐,不僅沒有帶來益處,反而招來損害(哥林多前書11章17節),故而保羅表明他從主領受的教導。

哥林多教會的問題出在哪裡呢?他們將人分門別類,嚴重牴觸聖餐其中一個重要含義乃是合一。這合一不是世人以為的志同道合,而是基督的身體、上帝羔羊的血所建立的合一。我們因著與基督聯合,得以聯絡得合式,成為一個身體(哥林多前書10章16~17節)。若是分門別類,難免讓人疑惑耶穌基督在十字架成就的救恩,在不同蒙恩者身上是否有所分別?答案是否定的。既然沒有分別,我們怎麼能像世人一般,以貧富、種族、智愚等區分彼此呢?

我們從中可發現許多重要的議題,譬如聖餐的歷史悠久,早在初代教會便如此持守信仰儀式。我們也驚訝,只不過這麼短的時間,聖餐就已流於形式。跟隨主的人總要時常省思、查驗自己的信仰,是否徒具形式?那鑒察人肺腑心腸的主,豈不曉得我們的內心嗎?很多信仰傳承有美好的初衷、純正的思想,但隨著時過境遷,只保留了外殼,行禮如儀卻流失了實質內涵。那麼,我們就如同哥林多教會,沒有真正持守純正的信仰,只是徒具美麗的形式,於我們並無益處。

保羅說,聖餐顯明了基督的捨己、表明祂的死,使我們可以記念、思想,也成為我們行為的指引。主的捨命成為門徒的榜樣,我們也當靠著主恩彼此相待(約翰一書3章16節)。莫怪保羅嚴肅地說,若不是按著主所設立的理吃餅、喝杯,不辨明主的身體,那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

聖餐不只是記念,更有保守的功效。主再來之前,我們都要持守聖餐,因主吩咐我們:「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來。」(哥林多前書11章26節)。如此,我們怎麼能輕忽聖餐呢?

 

《最後的晚餐》,帕斯卡‧達格南-布弗雷特(Pascal Dagnan-Bouveret),1896年。(圖片取用/維基百科)


♦ 
  真正的逾越節   ♦ 

這一晚的意涵與信息極為豐富,除了使徒使用的稱呼,福音書也以逾越節標示這一晚。從救贖歷史來看,這使得耶穌設立的餅與杯,和千前年以色列人脫離埃及那一晚的羔羊替死遙相呼應。如同保羅直指:「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哥林多前書5章7節)基督徒的行為,總是本於救主耶穌基督成就的拯救恩典,這也是保羅說基督徒要除去舊酵的原因。舊約是影兒,所以這一晚才是真正的逾越節。

當然,除了使徒的見證,最要緊的是耶穌的自白,祂以餅喻所捨的救贖身,以杯喻所流的立約血。這些陳述顯出,雖然人子遭到無情出賣,好像惡人計謀得逞,但自始至終,祂比所有人更清楚這事蘊含的意義。祂知道那是上帝在古時藉著先知預示的新約,今時即將成就(耶利米書31章31節),祂明白這粒麥子的死去,將結出更多子粒,祂所捨的肉和血,將使信祂、接受祂的人,得著永遠的生命(約翰福音6章48~63節)。

這樣看來,「最後的晚餐」一詞,是以耶穌的視角而論,是祂道成了肉身在世上的最後一餐。但對我們這些跟隨基督的人而言,「逾越節的筵席」是更適切的說法,因為我們如同古時的以色列人,領受了從主而來的白白恩典,離開埃及,邁步走一條主所引領、聖經所應許的道路。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