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教協愛滋關懷行動 促實踐信仰

Image by mohamed Hassan from Pixabay

【陳俞含編譯】9月21至22日,亞洲教協(CCA)以「強化教派間應對HIV的行動」為題辦諮詢會。眾與會者聲明,服務他人是宗教的基礎,無論人們是否感染愛滋病毒(HIV)或處於弱勢,信仰群體都應成為世人的安全空間。

CCA總幹事朱納卡拉(Mathews George Chunakara)在開幕致詞中提及,宗教領袖一直站在最前線,照顧HIV感染者及受影響者。他以柬埔寨的佛教徒與印尼的穆斯林領導者為例,說明宗教領袖提供的關懷與照顧,有時他們甚至在政府開始規劃前就先採取行動。聯合國愛滋病聯合規劃署亞太地區支援團隊執行長史黛拉‧莎卡路克(Stela Sacaliuc)強調,宗教領袖受到社群信賴,他們擁有為社會效勞的使命,提供許多服務和支援,甚至超出普通機構和社會系統所及。

不丹陽性網(Bhutan Network of Positives)執行主任秘書汪達•多爾吉(Wangda Dorji)則討論如何破除社會對HIV的汙名化和歧視,並為信仰型非營利組織(FBO)獻策。他表示,汙名與歧視源於主流社會規範,人們必須起身對抗這類準則。來自印尼伊斯蘭教士覺醒會(Nahdlatul Ulama)的伊札•安娜費莎塔德•丹妮雅(Izza Annafisatad Daniah)指出,宗教社群和FBO必須與政府和其他相關組織,彼此合作互補,而不是各自為政。對於性和性行為等較難在宗教社群間討論的話題,她認為可以視民眾需求設計適當的應對措施。

來自菲律賓的羅格賽爾·B.·蒙頓(Rogeselle B. Monton)以HIV感染者身分分享觀點,並解釋信仰團體可以如何為政府計畫與民間社群搭起橋梁。他在此處指涉的對象不只是受疾病影響的人群,而是普羅大眾。他也指出,HIV感染者和弱勢族群可能會在某些醫療照護機構中遭到不道德的對待,他希望有更多人注意到這個情況。

相片來源/CCA

在諮詢會的尾聲,WCC普世倡議聯盟(Ecumenical Advocacy Alliance)協調員瑪諾‧古里安(Manoj Kurian)表示,信仰可將邊緣化、受影響和遭感染的人們與整個社群連結起來,且只有當人們在他人身上看見神性或上帝時,才能達成這個目標。(資料來源:CCA)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