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靈修課 姜樂義談德勒莎修女故事

(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新北報導】由台灣教會協會(NCCT)主辦、天主教會承辦的「讓愛同行——疫情中的靈修課」活動,10月4日晚上邀請天主教台灣明愛會國際志工召集人姜樂義,在板橋中華殉道聖人朝聖地天主教會分享「德勒莎姆姆(Mothet Teresa)的行動靈修」。姜樂義曾十餘次帶團前往位於印度加爾各答、由德勒莎修女創辦的「垂死之家」服務;他也是2016年9月4日梵蒂岡為「貧民聖人」德勒莎修女舉行宣聖大典彌撒時,唯一代表台灣上台誦讀禱詞者。

姜樂義表示,德勒莎修女出生於1910年的南斯拉夫馬其頓斯科普里(Skopje),1928年、18歲的她加入愛爾蘭榮福童貞瑪利亞修女會的羅雷托修女會,之後申請加入孟加拉(Bengal)團體;1929年1月6日到加爾各答,並在21歲至37歲期間於加爾各答聖瑪利亞中學擔任老師,一路當到校長職;當她35歲在大吉嶺(Darjeeling)避靜時,感受到上帝「要放棄一切,跟隨祂走入貧民窟中侍奉祂」的聖召。

38歲時,她離開羅雷托修女會,並在1950年10月7日成立「仁愛傳教修女會」,1952年成立「垂死之家」(Kalighat);1979年10月16日德勒莎修女獲諾貝爾獎,並在1997年9月5日、87歲時蒙主恩召。過世20年後,在2016年9月4日被天主教會封聖(9月5日為聖日),名為「加爾各答的聖德蘭姆姆」。

姜樂義。(攝影/林宜瑩)

姜樂義說,德勒莎修女前往挪威領取諾貝爾獎說感言時表示:「在全世界範圍內,我發現貧窮不僅僅存在於整體貧困的國家中,在西方國家,貧窮更加難以消除。當我從大街上搭救回來一個飢餓的人,我給他一碟米飯,一塊麵包,我便很滿足了。(因為)我讓人吃飽了。」德勒莎修女也希望挪威政府取消為她準備的國宴,「一頓國宴,只讓135人吃飽,但國宴這筆錢交給仁愛傳教修女會,便能讓1萬5000名印度人得到一日的溫飽。」為此,挪威政府真的把辦國宴的經費捐給仁愛傳教修女會。

除了成立垂死之家,德勒莎修女在加爾各答還成立兒童之家(Shi Shu Bhavan)、大兒童之家(DaYa Dan)、青少年啟智中心(NaBo Jibon)、老年慢性病中心(Prem Dan)、女性身心症病患養護所(Shanti Dan)、漢生病院(Leprosy Center);截至1996年,德勒莎修女在超過100個國家運作了517個慈善計畫,至今,仁愛傳教修女會在全球71個國家設立了740多間救濟院、119間漢生病中心、700多家巡迴診所,也成立AIDS(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服務中心,全球有超過5000位修女投入仁愛傳教修女會,受其感召投入志工服務的有上百萬人。
NCCT秘書長李信仁牧師表示,透過NCCT主辦「讓愛同行——疫情中的靈修課」系列講座,能更了解跨宗派彼此對朝聖的不同體認,因2022年是馬偕來台宣教150周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已開始各種記念活動,其中就有馬偕宣教足跡巡禮活動,他期待透過NCCT能讓各宗派來體驗不同的朝聖活動,在行走中體會不同宗派的宣教精神與意義;他也預告,下一場「為世界站出來」系列講座是在10月20日晚上7:30於新莊真理堂,由台灣信義會副監督高堂恩牧師介紹二次大戰反希特勒的德國信義宗潘霍華牧師。

廣告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