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回應】AI、0到1機率與0或1決策

(相片提供/Pixabay)

◎ 呂宗學

《台灣教會公報》3625期賴允亮醫師〈人、機器與AI〉一文提到,最近許多病患朋友已經有相當足夠的疫苗資訊,但還是會到門診或打電話詢問:「我該不該打疫苗?」賴醫師文中表示,他們仍然需要由一位他們認為最了解他們身體情況的「人」,當面給予一句鼓勵、給予一個肯定的眼神,做出「是否」打疫苗的行動決策。

目前很熱門的精準醫學與人工智慧(AI)能有效率消化大量資料,產出不同情況精準「機率」來協助決策。「機率」是0到1之間的數字。譬如一位68歲女性胸部X光檢查發現有0.5㎝的黑影,醫院馬上繼續做胸部電腦斷層檢查,抽血檢驗許多腫瘤標記,然後將這些數據輸入IBM開發的華生AI機器人醫師,產出了一份報告:這位女性胸部右上方的黑影,有0.78到0.83機率是肺腺癌,強烈建議要做肺切片檢查。但是,做肺切片檢查有0.1到0.4機率氣胸,0.05到0.15機率肺出血。

決策是0或1二選一。AI機器人雖醫師提供機率數據,民眾與醫師決定是否要做肺部切片時,還是有很多不確定性與決策壓力。難怪賴醫師的許多老朋友病患,都還是希望賴醫師協助做出臨門一腳的「0或1」決策。

AI機器人醫師最大的能耐就是讀了上萬篇相關醫學學術研究論文與專科醫學會的治療指引,再根據病患的各種檢驗與病歷紀錄資料,做出最佳機率估計。但是,有很多病人特殊的情境脈絡因素與個性是AI機器人醫師不知道的。

甲乙兩位病人的機率數據相同,賴醫師要甲病人不要擔心,那不是腫瘤;對乙病人,卻語帶威脅地叮嚀一定要持續追蹤檢查。因為賴醫師熟識兩位病人,知道兩人個性不同。甲病人是緊張焦慮型一定會到處檢查,所以要強力安慰;反之,乙病人是鐵齒不配合型,所以要強烈督促他。這種個性上的差異,不是AI機器人醫師或是第一次碰面醫師所能理解的差異,是有長期互動關係才能察覺的差異。賴醫師提到老船長醫師這個「人」,還是有別於華生AI機器「人」醫師。(作者為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