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惡罷」來襲

台灣有一政治人物,家族以經營柏油、瀝青、砂石業起家,曾有盜採砂石、建築販賣海砂屋等情事,父親曾犯下貪汙、持有槍砲、殺人未遂、教唆頂替等罪行,因宗教事業經營有成,有大黨加持,加上對地方鄉親照顧無微不至,叱吒政壇20餘年,直到因喝花酒報公帳1800萬元遭判刑入獄,才交棒給下一代,然問政成績乏善可陳,質詢率敬陪末座。

台灣還有另一個政治人物,出身澎湖西嶼鄉,國中時曾奪得跳舞機比賽冠軍、大學畢業後以電影製作為業,在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主張建設愛情摩天輪時,從工程、預算、經營等面向分析該建設之不可行而聞名,其後加入新成立的小黨參選立委,意外打敗政治家族,當選後堅持母語問政,曾獲公督盟評選為優良立委,然也被挖出年輕時曾開車肇事逃逸、玩賭博性賓果遊戲機台等黑歷史。

前述兩名政治人物,若只能二選一,人民的選擇會是什麼?大惡小惡是否真無程度區別?小黨是否真無生存空間?當無限上綱的「惡罷」來襲,究竟會不會讓世襲的政二代重新上位,小黨政治新人黯然下台?這不是假設性的問題,而是10月23日確定會在台灣中部舉行的罷免投票案。

事實上,發動罷免投票,是民主法治社會所賦予人民的權利,本無可非議。然而投票結果,卻會透露一個國家的政治格局與公民素養。台灣社會向來首重人情連帶,價值理念反而居於次要;政治人物勤跑紅白帖、熱心處理選民私事,更勝堅持問政理念、致力改革公眾之事,說好聽是一張票一世情,實則是理盲又濫情,非家國之福。

對於「政治冷感症」的選民來說,可能誤以為不關切政治,是一種高尚的情操。然而不關心政治就是一種政治表態,表明自己甘願把命運決定權交在他人之手,粉身碎骨在所不惜。殊不知在民主社會的政治運作機制裡,對政治無冷無燒,就如同對信仰無冷無燒的信徒一樣,正在種下沉淪的禍端。

現代中文譯本以弗所書5章8~12節記載:「你們原是在黑暗中,可是自從成為主的信徒,你們就在光明中;你們的生活必須像光明的人。光明結出一切豐盛的果實,就是良善、正義,和真理。要明辨什麼是主所喜悅的事。不可做別人在黑暗中所做那些無益的事,反而要把這種事揭發出來。」身為一個基督徒,若走出教堂就無能力分辨什麼樣的選擇,才能貼近光明結出豐盛的果實,即良善、正義和真理,則形同仍然活在黑暗裡,距離主所喜悅的事情遠矣。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