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消失的國旗

承載著不可抹滅的認同、情感與歸屬

(相片提供/Pixabay)

|總編輯—陳逸凡|2021年自由潛水世界錦標賽中,台灣女子好手侯一明於9月28日出賽時,賽程表上的國旗及國籍遭主辦單位無預警移除,引發各國選手譁然。在得知是因為中國贊助廠商施壓後,由日本自由潛水協會帶頭聲援,共有10國選手自願隱藏國旗及國籍來表達對台灣的支持,主辦單位也在事後向台灣發出致歉聲明。台灣自詡為一個海洋國家,然而台灣人對於國家的認同混亂,對於海洋的認識也遠遠不足。本期新聞專題分別從國旗與海洋這兩個面向出發,期盼眾人一同思考國家,也一同來親近海洋。


(相片提供/維基百科)

在台時間:1624~1662年
旗幟名稱:荷蘭東印度公司旗
說明: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為荷蘭向亞洲發展時成立的特許公司,總部位於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此旗以荷蘭國旗紅、白、藍三色為底,中間書寫以V串聯O和C的字母圖樣,這面旗幟曾飄揚於荷治時期的台灣。

 

 


(相片提供/維基百科)

在台時間:1626~1642年
旗幟名稱:西班牙勃艮第十字旗
說明:白底加上紅色聖安德烈十字,象徵耶穌門徒安德烈殉道的X型十字架,以及粗糙修剪的樹枝,起源能追溯至15世紀早期,曾做為西班牙海軍及陸軍軍旗,此旗曾廣泛出現在西班牙殖民地的岸防要塞上。在西班牙人占領雞籠、淡水期間,台灣極有可能飄揚著這面旗幟。

 

 


(相片提供/維基百科)

在台時間:1662~1683年
旗幟名稱:明帝國日月旗
說明:明帝國並無國旗,然當時商船見列國船隻都懸掛國旗,因此懸掛日月旗作為代表。此旗非官方制定,因此搭配顏色不一,未見文物出土,僅留文字記載。鄭氏奉明帝國為正朔,家族從事海上貿易,占領台灣後,曾飄揚在這片土地上的,可能就是這面日月旗。

 

 


(相片提供/維基百科)

在台時間:1683~1895年
旗幟名稱:清帝國黃龍旗
說明:此旗為黃底藍龍戲紅珠,一開始為三角形,僅有政府官方的船隻能懸掛,後來與列國交往頻繁,經李鴻章上奏請求頒制國旗,慈禧太后命其主責設計,1888年始制定為清帝國國旗。黃龍旗是清帝國皇帝的象徵,五爪龍為皇帝專用,官員為四爪龍,民間為三爪龍。

 

 


(相片提供/維基百科)

在台時間:1895年5~10月
旗幟名稱:台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
說明:此旗在1895年台灣割讓給日本後,由台灣民主國第一任大總統唐景崧與〈台灣民主國獨立宣言〉同步發表,藍地黃虎是為與清帝國黃底藍龍遙相呼應。經國立台灣博物館考證,此旗為雙面,老虎眼睛分別代表晝夜或陰陽,象徵「日夜護國」。

 

 


(相片提供/維基百科)

在台時間:1895~1945年
旗幟名稱:日本日章旗
說明:傳說日本是天照大神所創,天皇即是天照大神的子孫,自稱日出之國。幕府封建時代,日本並無制定國旗,幕末列強敲開日本國門,1854年江戶幕府發布通告,以「日之丸」作為日本船隻旗幟,此後逐漸成為日本代表。台灣割讓日本後,也飄揚著這面旗幟。

 

 


(相片提供/維基百科)

在台時間:1945年迄今
旗幟名稱: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說明:中華民國建國後,1912~1928年間使用五色旗作為國旗,1921年孫中山任非常大總統宣布改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1928年北伐後,全中國方易幟。1949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改用五星紅旗為國旗,僅存1945年起被迫由中華民國統治的台灣,仍使用此旗。

 

 


在台時間:未知
旗幟名稱:未知
說明:作為一個原住民、舊移民、新住民等多民族共榮的社會,台灣人始終受外來政權統治,沒有自己的國家與國旗。近年台灣意識提升後,有識者以台灣地圖、鯨魚等圖案設計具有獨立國家格局的旗幟,可惜仍未凝聚全民共識,有待後進繼續努力。(整理/陳逸凡)

 


 ♦ 好國旗的設計指南 ♦ 

【特稿/黃以勒】台灣的國際處境艱難,國名與旗幟都受到打壓。但什麼樣的名稱、旗幟才能夠象徵這塊土地的人民呢?擁有一面由台灣人自己設計出來,代表台灣2300多萬人的國旗,是許多人的夢想,民間也不乏許多競圖比賽,逐漸累積能量、引導眾人溝通、發想。

修改國旗茲事體大,需要時間凝聚全民共識,但並非不可為之事。其實修改國旗的國家並不少,譬如1999年日本修正紅色圓圈的比例;索馬利亞、亞塞拜然分別在2012、2013年修正國旗顏色;也有如巴拉圭、阿富汗都在2013年修改國旗中央的國徽;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也在2018年將國旗上的國徽拿掉。用全新國旗取代舊國旗的例子也有2008、2010年的科索沃及緬甸。

修改國旗的國家族繁不及備載,也有國家試圖修改而失敗,譬如2016年紐西蘭試圖將國旗改成銀蕨葉,最後以43.26%的支持率敗給了原本的國旗。但仍然成功激起討論,包括對國家體制、歷史的重新認識。

回過頭來談台灣的國旗競圖,民間的嘗試雖然已有許多年歷史,累積不少設計稿,甚至從中隱約可以看出幾種共識的象徵,但大都仍屬於小眾取向的零星活動。這些活動一開始空有熱心的民眾,卻難以產出有足夠意涵、美感與實用性的設計。不過隨著一次次的比稿,也讓越來越多設計者投入,水準逐漸提升,並且也讓我們掌握了一些設計原則。

首先在基礎的設計發想上,一面新國旗最好能以簡馭繁,讓小孩子能容易記憶並畫出來,便於從小培養愛國情操。國旗象徵一個國家,而不是標示出一個國家,因此不要試圖寫字或畫上地圖、徽章。顏色二至三個基礎色便足夠,過多會失去焦點,重點是要容易辨別。

容易辨別這點,還需要考慮到:1.掛在遠方的旗桿上也能輕易辨識;2.掛在國家領導人背後也看得清楚;3.旗幟在垂下與飛舞的狀態,都能夠清楚識別。延伸來說,還包括旗幟尾端較容易破損,因此設計重點盡量放在離旗桿較近一側,這也能讓旗子垂下時更好辨識。

還有兩個容易忽略的要素,包括「好縫」,即便套色印刷很方便,重要場合的旗幟有時仍須使用縫製加工的方式製作,若設計複雜難縫,會影響視覺平整度與旗幟飛舞時的流動性,國旗用色也應考量布料是否容易呈現。另外就是要注意到旗子是「雙面」的,盡量不要設計反面看起來會錯誤的內容,譬如最常見的就是文字或地圖。

一面好的國旗設計,不會擠進太多意涵,設計簡約卻又有辨識性,最好本身還能有流動感。現存許多國家的國旗有其歷史因素,不見得符合今日的設計美學,但仍可藉由幾個優秀、特殊或不佳的例子,提升我們鑑別一面旗幟設計的能力。以美國國旗為例,這面旗幟的條紋在飛舞時很鮮明,但星星太多,使遠方觀看不易辨識,同時與馬來西亞的國旗雷同。實際上,這面旗幟的紅白條紋設計是取自東印度公司,可惜不是一個原創獨特的旗幟。在評比上僅屬中等。

反觀加拿大、巴貝多的國旗鮮明有特色,頗受好評;東帝汶、蓋亞那的國旗用色大膽簡單,銳角設計讓旗幟看起來有飄動感,屬佳作。至於土庫曼斯坦國旗上的地毯圖案就過於複雜,賽普勒斯的白底亮色地圖國旗,不僅遠方難以辨識,圖案集中中央,旗幟下垂時,也會像全白旗幟,地圖還有反面錯誤的問題,不容易縫製。

台灣的國旗設計中,比較出名的包括四族同心(八菊)旗、世界台灣人大會(WTC)台灣旗、台灣翠青(台字翠青)旗等,另外也有使用玉山、原住民圖騰作為設計意象的多款旗幟,這些旗幟都各自承載了一些情感與歸屬。尋求共識時,願人們都能更開放自己,聽取其他人的想法,同心於一面具有共識的旗幟之下。

紐西蘭總理約翰.凱伊(John Key)在銀蕨旗落選後,儘管失望,卻有風度地說:「今天我們國家選擇了保留現有的國旗。我鼓勵所有人民盡情地使用它、擁抱這面旗子;更重要的是,要為這面旗子感到驕傲。」希望有一天,台灣人民也有機會決定自己的國旗,盡情使用它,為它驕傲。(作者為出版設計工作者)

 

延伸閱讀:

【專題報導】好國旗的設計指南

從這海到那海 潮水擁抱的人生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