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頻道】基督徒論海洋神學(5-5)

──試從聖經與文化角度反思

Image Michelle_Raponi from Pixabay

◎ 王文基(基督教宣道會天母堂主任牧師)

水族館呈現的海洋美學概念源自真實自然界,這樣的美學雖經科學化與人工化的重塑,卻保存自然的形象,我們可以稱水族館保存及反映了海洋的形象。水族館雖然是人造的海洋環境,但效法自然所呈現的海洋環境背後,仍有尊重自然的態度,甚至也與基督信仰的創造論神學觀點有關聯。

  15.消費與海洋  

隨資本主義興起,消費成了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型態。在後現代情境下,消費主義的社會氛圍塑造出各式各樣的身分階級、符號意義、慾望法則等,這些元素不單衝擊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更是擴及導致自然生態的崩壞,其影響力實在不容忽視。如黑鮪魚、曼波魚觀光季,過度的消費容易導致漁源枯竭;為了滿足消費端而捕捉改造觀賞魚,而創造出不合自然的物種;為了利潤極大化,大量捕捉、擴境捕捉,販賣到遠方市場,而造成漁工的權益受損和環境生態破壞等。

在消費主義下,海洋早已失去自然的生態價值,只剩下經濟的生產價值而已,這實在可悲!若以基督教神學角度批判,這是一種否定上帝創造工作的罪行,只想藉著人為操控,立定人本的功利,消費主義正是主導這種人本功利思考與行動的最大元凶。近年來,保育人士常譏諷台灣的「海洋文化」只有「海鮮文化」,主要是過去政府的政策一向站在照顧漁民生計的立場,希望能讓漁村經濟繁榮,包括不斷地舉辦各種魚季或魚祭等活動,吸引消費者買魚和吃魚,但有時候並未注意推銷的魚種數量是否在永續經營的範圍。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2015年資料,台灣的遠洋漁業年產值400多億元,居全球前三位,故台灣稱得上是海鮮王國,但此稱號到底是褒還是貶?值得深思。本來上帝在歷史進程中就有預備魚類作為人的食物之一:「凡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地上一切的昆蟲並海裡一切的魚都交付你們的手。凡活著的動物都可以作你們的食物。這一切我都賜給你們,如同菜蔬一樣。」(創世記9章2~3節)其實海鮮也是海洋文化一環,稱得上是創意加值,但問題是,我們是否忽視所吃的種類有否危及永續發展呢?

延伸閱讀 :

【探索頻道】基督徒論海洋神學(5-1)

【探索頻道】基督徒論海洋神學(5-2)

【探索頻道】基督徒論海洋神學(5-3)

【探索頻道】基督徒論海洋神學(5-4)

  16.娛樂與海洋  

關於海洋的各式活動逐漸娛樂化的情況,那些真心關懷海洋生態的人也甚是擔心。如果大家看看市面上將海洋活動用商品化及娛樂化包裝後的樣子,你會驚訝原來海洋提供了如此多種類的娛樂化活動,例如賞鯨豚、潛水、浮潛、海釣、郵輪、水上飛魚、兒童水上樂園等各類水上活動,可謂應有盡有,想得出來的,通通都會變成海上的娛樂方式。

在如此實況下,我們也可以從信仰角度反思人類以娛樂化方式宰制海洋的意涵:首先,人們以工具化的眼光視海洋任己所用,然而這很明顯是落入迷思,海洋乃受造生態之部分,與整體生態系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生態本身乃是一種受造生命的奧祕呈現。經由人工娛樂化的海洋生態難免要承受各樣的汙染物,其破壞力在中長期而言是無庸置疑的。其次,人們會形塑出以滿足自我作為生命標的。娛樂化手段就是有某種傾向使人追求自我滿足,甚至有走向極端及神化可能,這樣的後果便使人類與海洋在生態關係上形成某種疏離。當人單單追求自我滿足,就偏離主的心意了。

有時候在某些電影或故事中,可以找到一點啟發性想像。我曾看過某電影講述海邊的居民視海洋為神聖的生命力,雖然夾雜神話的可能,但至少提醒人們在海洋面前不可以驕傲及太過自信,因為海洋的力量神聖又巨大,而人類只是滄海一粟,力量渺小。每次故事都不是述說「人定勝海」,反而是「海定勝人」!葬身大海的故事看似悲壯、義薄雲天,然而,劇情總是在居民或友人追思時,說出我們應該在大海面前謙卑自己,承認人的力量有限。無論這種劇情哏用多少次,我都會看到信仰意涵──不謙卑是死路一條!

  17.友誼與海洋  

海洋一向帶給人深不可測的神祕感與距離感,對台灣的居民而言,海洋就在身處的土地四周,與人們十分靠近,並非遙不可及。但我們在都市化後的生活中,逐漸遠離了海洋,過著陸地生活,難怪普遍台灣人的海洋知識與海洋意識並不算高。若是從友誼的角度思考人們與海洋的關係,我們可以從跨越距離的友誼來

反思:
首先,海洋相對於陸地而言總是有距離的,但我們的陸地與海洋的相對距離並不遙遠,即使有距離,我們還是很容易到海邊,我們與海洋其實是相鄰關係。台灣本身正是海島國家,我們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最有可能成為海洋之友,但我們有這樣想過嗎?

其次,我們也可以從建立友誼的過程反思:由於海洋的奧祕與知識博大精深,所以我們與海洋的關係必須從一段認識的過程開始,這就好比朋友的情誼深淺是基於雙方認識的深度與過程。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普及知識的傳達而提升對海洋的認識,也可以透過一些體驗活動近距離認識海洋,從中學習到如何愛護海洋生態。就如2018年海洋委員會在高雄成立海洋保育署(簡稱海保署),並定2018年為海洋保育元年,他們以CHS──潔淨海水(Clean Water)、健康棲地(Health Habitat)、永續資源(Sustainable Resource)為目標,規劃並循序執行各項解決方案,希望為台灣的世世代代留下潔淨的海水及永續資源,為海洋生物留下健康的棲地。這樣的組織來得晚,卻是需要的。

最後,我們更可以從友誼的層次昇華來反思:就如朋友之間的友誼關係是有不同的層次區分,我們與海洋的關係亦可以由「海洋之友」昇華至「海洋摯友」。當我們願意以尊重生態及神聖受造的態度來看待海洋,我們就會以相對平等的角度建構雙方的關係,不再矮化及工具化海洋資源,乃是以敬畏生命與受造的神聖本質來與它互動。與海洋成為摯友的層次並非純粹理想性的,也可以真正落實在關心與愛護海洋的各式行動中。面對資本主義邏輯下的社會氛圍,以海洋為友的觀點確實可以緩解問題及提升我們的海洋意識。

  18.靈修與海洋  

海洋可以成為我們經驗及思考靈性的媒介或處境,它具有一種靈修式的想像力,譬如:門徒在提比哩亞海邊經歷到耶穌的復活顯現,於是就發生下網打魚及上岸吃早餐的故事(約翰福音21章1~14節)。門徒的靈性在每一次與主相遇的過程中,真實地考驗和反映出他們的信心光景如何。我想聖經中確實有不少生命故事都是發生在海洋這個場景之中,連我們自己與主耶穌的生命會遇也可能如此。像我會來台灣念書和生活,也是高中時在香港某次教會退修會後,下船看到台灣大學聯招的廣告,我才會去領表格填寫並報考,後來我常去到維多利亞港旁向主禱告這事,果真經歷到主耶穌信實的引領和保守。

其次,海洋的浩瀚會提醒我們必須在上帝面前謙卑自己。在浩瀚的汪洋大海面前,就算是一丁點的驕傲都會原型畢露。沒有任何人能夠單靠自己的力量就改變海洋的面貌,海洋總是能吞噬任何東西、總是不斷改變自己的形狀適應環境,這些海洋特質都是上帝在創造歷程中賦予它的。也許這個特質可以作為靈性啟發或靈性想像之用,對人類而言,更能從中深刻感受海洋彷彿帶著一種靈性信息,提醒我們要在上帝面前謙卑自己,不要把自己看得過於所當看的。而謙卑正是基督教靈修傳統中極其重要的靈性品格,讓我們來到海洋面前靜心默思謙卑的真義吧!

最後,海洋存在的巨大深廣正指涉那位創造海洋的偉大上帝。我們可以從基督教創造論的觀點思考,受造物的存在皆指涉那位創造的主宰,而受造物本身所蘊藏的力量亦反映出創造主那絕對完美的大能。因此,我們對海洋的靈性想像必然指向偉大的創造主,正如啟示錄所載:「他大聲說:『應當敬畏神,將榮耀歸給祂!因祂施行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應當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14章7節)偉大的上帝已將天地萬有(包括海洋)都分別為聖,歸祂所有,海洋之存在被上帝的神聖本質所保存,所以海洋乃是屬乎上帝的,人類根本不可以據為己有,只應在上帝的受託管理之下善盡其保護責任。 (全文完)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