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蘭教會設教150週年辦詩歌比賽 展現信仰在地化特色

(攝影/洪泰陽)

【洪泰陽南投報導】台中中會愛蘭教會設教150週年舉辦詩班詩歌觀摩暨個人歌唱比賽,10月16日下午假埔里基督教醫院舉行,來自草屯、大社、磐頂、愛蘭、柳原等教會詩班參加,讓主日午後充滿讚美感恩之歌。

愛蘭教會牧師吳炳正表示,教會設教150週年感謝各教會詩班參與,透過歌聲表達對上帝的感恩。這次愛蘭的詩班身著巴宰族傳統服飾,見證基督福音在這地區傳揚150年。活動在所有人合唱〈天父恩典真正大〉的歌聲中揭序。會中邀請基督徒藝人廖偉凡主持,他以幽默的串場讓氣氛顯得輕鬆喜樂。

(攝影/洪泰陽)

受邀評審的退休牧師林榮郎受訪時說,一間教會在歷史中,透過對外活動繼續為主作見證,教會間也透過詩歌彼此連結,這是何等美妙的事。他指出,這次活動也傳達出長老教會信仰的在地化與特色,四部和聲的詩班唱出信仰前輩留下的美麗詩歌,而個人賽的卡拉OK型態詠唱,則是教會重視本土化的表達。他很高興各教會詩班都盡力表達長老教會的特色,用詩歌讚美上帝。

(攝影/洪泰陽)

台中中會草屯教會牧師黃勝富說,很高興這次受愛蘭教會邀請,草屯聖歌隊一行38名在指揮許素娟老師帶領下,以喜樂、感恩與尊榮的心情參加。他說,草屯聖歌隊平時就喜愛以詩歌傳揚福音,這次特別包遊覽車參加,和愛蘭教會一同歡慶150週年,以歌會友、共同敬拜。

最後成績揭曉,合唱組優勝由草屯教會聖歌隊獲得,第二、三名分別為愛蘭教會及台中中會磐頂教會詩班。個人比賽則由台中中會大里教會牧師賴信頌奪得冠軍,愛蘭教會長老潘文輝和姊妹謝曉培分別獲得亞軍和季軍。賴信頌說,在這恩典的日子,有機會透過歌唱讓更多人認識基督教信仰,實在是一件感恩與快樂的事。

廣告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3 意見

  1. 位於埔里愛蘭台地上的愛蘭教會是一間以巴宰族人為主體的教會,1865年英國基督長老教會透過醫療宣教將福音傳入台灣,巴宰族於1871年成為最早接受基督教信仰的族群。

    本篇文章中的「平埔族」煩請更正為「巴宰族」,平埔族不是我們的名字,謝謝。

  2. 史話204 烏牛欄潘開山武干

    潘開山武干是烏牛欄(又稱歐蘭,今愛蘭,屬南投縣埔里鎮)最早的信徒,也是首位長老。關於他的入信(請參見《教會史話》 203福音傳到台灣中部 ),甘為霖牧師曾在「台灣布教之成功」(Campbell: Missionary success—-v.l, p.267-269)談及:
    「埔社住民開山,有親戚住於大社。他前來接受馬雅各醫生的高明醫療;對他肉體的痛苦要醫治並無困難,但要與此位偶像信仰者談起另一種病症(another disease)就需要不同的方式了(in a very different manner)。他感覺興趣,為他也熱烈祈禱,而不到3個月,天光和平就臨到他的靈了。當他返北之后,就立即向他朋友鄰人宣傳他新發現的寶貝:他傳開神的話,他本人雖然不是學者,但有人為他講解難讀漢字,也協助翻譯若干福音小冊;而這些小冊被大家讀了再讀了。開山也說明了讚美神的法,告訴大家相聚敬拜並不需在人面前有「聖物」(sacred object,偶像、聖具)。於是在埔社發生了新現象。在此處彼處有人放棄拜偶像之慣習,念起若干極簡單的聖詩,甚至在一村社計劃要有每週的基督徒禮拜。如此運動在進行,由此位誠實單純的人(指開山)的影響,至少有成人30名以上在等待神的意志要充滿在他們身上了。經過相當時日之后,此種風聲傳到府城,而於1871年7月始派遣本地傳教者(two native preachers)前往該地調查實情……。」
    因為開山1人的緣故,烏牛欄教會成立。他的兒子君乃開山也任執事18年,當君乃開山於1907年9月19日去世時,《臺南教會報》(272期,1907年11月,p.88)報導說:這位執事的父親到府城醫治得著道理,返來埔社勸導厝內厝邊親戚,從他一人起,今有八百人聽道理了。
    開山武干之孫潘勝輝有「懷念祖先」一文,載於《愛蘭教會設教百週年紀念冊》(題《幽谷芳蘭》,1971年12月刊),有一段云:他(指祖父開山武干)返回愛蘭從事傳福音工作,因他為人信實,眾打皆歡,故搭一茅屋為眾會所,此乃青年團契所築的慕祖亭,為福音發祥地。嗣後信徒日益增加,傳遍牛眠山、守城份、大浦、大城、白葉坑、埔里、北山坑等地。
    按:潘勝輝亦任烏牛欄教會長老,任職期間為1937-1946、1948-1956。又:開山武干之裔,參見《教會史話》 206大社潘交根阿打歪 及223 尋找開山武干之裔 。

    《台灣教會公報》 2125期 主後1992年11月22日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