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記者Umav屏東報導】「排灣學研討會 sikudan na paiwan ——排灣族知識體系的探究」於10月30至31日於屏東大學舉行,總共有9個場次、28篇論文及工作坊分享。此研討會由屏東大學文化發展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專班副教授Tjuku Ruljigaljig(李馨慈)等人召集、成立「排灣學推動小組」並與屏東大學合作辦理;來自各界的發表者不僅限於排灣族,而現場有逾40名與會者及收看線上直播的觀眾。
會中邀請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胡台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邱韻芳等各界教授學者擔任評論人;另本次研討會亮點之一是「深描排灣文史與傳統」的場次,由書寫屏東來義鄉南和白鷺部落文史的耆老Drangadrang rupeljengan(林時吉),以族語、華語的雙語表達給予評論,不僅帶出跨世代的傳承與對話、激勵一眾年輕後輩,更是強化學術專業與在地知識的連結。
Drangadrang rupeljengan除了犀利建議論文內容優缺,亦呼籲年輕研究者重視族人詮釋的主體性,「把我們的文化找回來,一定要有所堅持。」並以「名字」感嘆,族人的名字歷經日本、國民政府至今,一直被改名,因此他鼓勵族人研究時,要認同族語表達與命名,而非被華文框架,「不能把名字都變成『鮭魚』。」幽默點評引起會眾共鳴。
「排灣學」旨在以排灣族為主題,歡迎來自任何學科領域的調查、記錄與研究,打破學科分野,亦鼓勵族人與學術研究者聯名發表的風氣,搭建起族群內跨地域、跨部落、跨學科,也跨世代的交流平台。今年已經至第6屆,亦有粉絲專頁發布活動與徵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