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萱台東報導】東部中會新港教會1997年前買下緊鄰教會的日式老屋,成為靈修會館,後受颱風破壞導致漏水嚴重,日漸朽壞無法再使用。近年來新港教會多方嘗試復原這棟歷史建築,6月25、26日招募短期志工連同專業建築團隊協助檢修,拆除多餘現代裝潢過程中,與教會相關的故事一一浮現,透過多位教會長輩口述,讓老中青幼信徒共同認識信仰前輩的腳步。
新港教會靈修會館在日治時期是新港支廳長菅宮勝太郎的居所,戰後長老教會信徒、醫師高端立設立「高安診所」,1946年高端立開放1樓以家庭聚會形態開始宣教。1995年高安診所休業、1997年新港教會購入成為靈修會館,這棟老屋成為新港教會一部分。
2003年靈修會館列為台東縣歷史建築,2014年受麥德姆颱風襲擊,逢雨必漏讓屋況每況愈下。2015年與台東縣政府及學者展開修復計畫,過程並不順利,不到百名會友的新港教會經費也有限。教會傳道阮以杰表示,2016年5月中認識台東在地的雨耕聯合設計建築師團隊,認同老建築的價值,允諾無償為靈修會館徹底體檢並緊急處理漏水。
6月19日教會舉辦靈修會館修繕感恩禮拜,邀請信徒走入館內巡禮,看老照片述說過往。25、26兩日,雨耕團隊逐一拆除腐壞的裝潢、為屋頂做漏水防護、檢查並補強建築結構,4位志工則協助清理雜物、記錄。
兩日中教會牧師劉炳熹、同工及長輩時常前來關心,熱心接待建築團隊及志工。曾在高安診所當學徒的長老李克昌進到工地現場說明印象中的高醫師及這棟住宅,提供豐富的口述歷史。從靈修會館拆除下來的廢棄物也由弟兄團契幫忙送上垃圾車,可說全教會幫忙出時間、出力氣,齊心希望能盡全力保留這棟日本時期長官住宅、長老開設的醫館及信徒聚會發源地。
劉炳熹表示,老房舍訴說這塊土地的精采故事,值得妥善保留下去,也從會友的分享中,再行走一次宣教歷史,很有意義。劉炳熹非常感謝雨耕團隊,不僅自願協助這次緊急處理,除了需要在教會住宿,飲食、交通等都自行搞定,絲毫不為教會增加負擔,呈現高度的專業與自主性;而這棟老房舍訴說這塊土地的精采故事,值得妥善保留下去,也從會友的分享中,再行走一次宣教歷史,很有意義,「雖然前面的路還很長,需要的費用對教會來說也很龐大,但我們打從心底期待這棟老屋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