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泰陽台中報導】台中中會忠明教會聖歌隊11月6日下午舉辦「蒙神喜悅的音樂服事」講座,邀請台灣神學院教會音樂系老師陳琇玟分享。忠明教會牧師陳智勤開場時表示,音樂服事是一件很美的事,讓會眾可以感受到熱情與情感,不管是理性與感性都能與上帝連結。
陳琇玟應聖歌隊隊長林台梅邀請到台中分享,她表示,音樂最大的實踐場域就是禮拜,雖然教會對禮拜有不同看法,不管是傳統禮拜或是敬拜讚美禮拜,各有人支持或反對,但聖經才是最穩妥的理論根基。禮拜學學者常會用以賽亞書6章1至8節將禮拜分為8個程序:1.上帝的啟示(序樂);2.人的讚美、尊崇與感恩(三聖頌);3.人的認罪悔改;4.上帝的赦罪代贖(如新《聖詩》293首);5.上帝話語的宣講(回應詩);6.人的奉獻與回應(奉獻詩);7.眾人彼此的代禱(懇求的詩歌,例如新《聖詩》329首);8.上帝的差遣(差遣詩)。陳琇玟表示,禮拜有其程序邏輯,應該選擇合宜的詩歌放在正確的位置上。
陳琇玟強調,禮拜中音樂的目的是服事,承載與編簒話語。從禮拜開始到末了,包括前奏、後奏音樂和話語都應當成為完整的信息。為此,教會要省思的是,為了挽回年輕人,在禮拜儀式上不得不做某些妥協,卻可能流於營造氣氛與激情,流行化、通俗化,以人為中心,未能與歷代教會音樂及當代處境做神學連結。
陳琇玟表示,20世紀中葉以後,教會在「普世多元」與「本色化」2個方向中,不斷尋求融合與突破,如同寫《懺悔錄》的奧古斯丁曾說過:「深受音樂感動而歸向主,卻也擔心自己被令人感官愉悅的聲音帶走,無法專注於話語。」陳琇玟表示,歷代以來神學與美學始終存在屬靈與屬世感官的張力,今日禮拜音樂不同內容、風格和音樂形式的爭論,彷彿執著於某種音樂類型才更具屬靈價值,是否能警醒若是心向上帝,音樂表現可以不拘泥特定形式,因為上帝是直到如今仍然作工的上帝。
對於聖歌隊員的服事,陳琇玟強調,音樂不是要服事自己的感覺,而是「唱頌的宣講」,對於渴慕神話語的人,藉由音樂聆聽、感受與傳唱,直觀與理性交織,能夠達到全人的敬拜。因此,參加聖歌隊的同工要有合宜的心態,練習時間也是靈修與裝備。她表示,若人明白真理是要經過學習,就得有人教導;若把真理唱出來至關重要,也同樣得有人教導。
陳琇玟引述管風琴演奏家約翰・渥克博士(Dr. John Walker)的話說:「我認為一生中最令我讚嘆的精采時刻,就是當我以詩班指揮或(敬拜團)管風琴師的角色帶領會眾歌頌全能上帝時,我深深感謝能透過詩班和會眾,進入那區別屬世的我們和永恆一線之隔的介面。藉著音樂技巧穩妥的表達,以致能完全專注於詩班和會眾的牧養、教導的領導角色。並在參與的經驗中,體會到只有透過我們的聖樂、詩歌才能傳達的屬靈啟示,這是教會音樂家無法言喻的特權。」
陳琇玟提醒教會敬拜團,崇拜不等同敬拜讚美,音樂只是崇拜的一個元素,透過這個媒介表達頌讚與禱告認罪。舊約時代大衛王迎接約櫃的敬拜,是由會幕外開始,帶入屬靈的至聖所,進入上主同在之處,這歷程象徵現今禮拜中從宣召、認罪、讚美禱告直到進入神的話語。
陳琇玟對敬拜團提出建議:第一是選擇三至四首詩歌,從歡慶讚美進入敬拜禱告,選取時要因應不同的時間、空間、成員背景,以及當下情境、目的與主題等;第二是需要適當修正與彈性,畢竟場域不同,聽眾也不同;第三是揉合更多元的音樂風格,例如傳統聖詩適當加上現代樂器,或在敬拜詩歌中加入四部合聲的聖詩,在禮拜中吟唱更多民族音樂曲風的詩歌。「音樂風格能傳遞某個群體或民族所認識的神,聲音的影像則反映背後的神學想像力,也傳達出群體的自我形象,千萬不要把上帝變小了。」
最後陳琇玟強調,教會音樂家的角色依序應為牧者、教師與演奏家,這樣說並不是鼓勵音樂家輕忽演奏技巧,而是要更看重牧養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