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提供/時報文化

每當發生精神障礙者攻擊他人等衝突事件,除了恐懼與譴責的聲音,也會看見「判死刑」等說法;「嫉惡如仇」這個詞很奇妙,「厭惡邪惡到如同仇敵」,用恨意去對待惡意,但對他者恨意究竟從何而來?

政治評論家莎莉・康恩(Sally Kohn)所著、時報文化在2019年7月出版的《逆轉恨意:洞察仇恨的源頭,讓善意與惡念開始對話》,帶領讀者們共思「恨意」的層次與起源。


 

【林婉婷專題報導】作者莎莉・康恩是政治評論員與專欄作家,在《逆轉恨意:洞察仇恨的源頭,讓善意與惡念開始對話》裡透過霸凌者、酸民、恐怖份子、白人至上主義者、前美國總統川普支持者、集體屠殺等面向談「恨意」:有些恨意來自於陌生感、不理解、資訊不對等,有些恨意則源自於安全感、歸屬感與被接納的渴望。

那些不是機器人與假帳號 而是真實的人

在本書前言中,作者引用反誹謗聯盟(Anti-Defamation League)的「恨意金字塔」主張,點出恨有不同層次,金字塔底層是刻板印象、偏見、排他性言論等,越往上、越強烈,例如歧視、霸凌等,而金字塔頂端就是恐怖攻擊、集體屠殺;但她也強調,只把恨意的討論停留在「有意識」或「極端形式」殘酷並不準確,因在她認為,所有形式與程度的恨意全來自於同樣的社會與心理現象,也就是社群彼此分裂、將他者群體「非人化」。

相片提供/Freepik

關於這種將群體區別化的現象與影響,本書第一章中有更進一步的實例:莎莉・康恩因收到大量仇恨郵件與留言,進而想暸解網路酸民們的內心,因此透過科技公司統計、聯繫上他們,並透過願意和她電話對談的幾人身上發現「歸因謬誤」,也就是當別人做了有害的事,那個人就是有害,當自己做了有害的是,則是因為處境所逼、情有可原。

有許多學者曾針對這個效應進行相關實驗語研究,而在心理學家湯瑪斯・佩迪格魯(Thomas Pettigrew)則提出「終極歸因謬誤」,指當人對其他群體有成見,就更強化將他人負面行為歸咎於其本性,即這些得他者群體的偏見形塑了人們對他者行為的感知,例如認為他人面臨的困難是他們自己的問題,而不是社會的歧視或體制的不公造成。

哪怕不用因此喜歡對方 也要以禮相待

在本書的最後一章,作者談到系統性恨意,例如剝奪部分群體權益的歧視政策等,並直言媒體傳播和政治惡鬥如何助長系統性恨意;而面對這些集體性的恨意造成的結果,也必須透過集體性的力量去改善、化解,「在全球的每個角落,歷史上的每一刻,都有不知凡的得人,曾為重大的社會變革而一起奮鬥不懈。不是因為它很容易,不是因為它很風行,甚至不是因為我們很清楚會贏,而是為了變革而奮鬥有其必要性,並且符合道德與正義。」要改變系統性恨意,首先是將這些隱而未現的恨意被人所看見。

相片提供/Freepik

在書的最後重申了看見恨意的重要性;莎莉・康恩肯定了基督教所秉持的「我們都是罪人」的理念,強調每個人都自認為好人,但事實是每個人都潛在惡意,意識到這點會令人不安,但這也是讓自己與世界走向更好的第一步。她引用作家埃利・威瑟爾(Eli Wiesel)所言「愛的相反不是恨,而是冷漠」,指出「恨」的相反也不是「愛」,而是「連結」,停止憎恨他者不是從此就喜愛他們,甚至不必認可他們的看法,仍然可以保留自己強烈的主張,只是在面對與自己不同的他人,能夠以禮相待、尊重對方,使人類在根本上相連與平等。

◉ 延伸閱讀:【國際身心障礙關懷日】《兩種心靈》書介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