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屏東報導】11月21日上午,屏東中會竹仔腳教會在主日禮拜中記念教會設立150週年;該日也是感恩節主日,眾人在奉獻時吟唱詩歌〈獻上感恩〉、依序將奉獻擺在講台,感謝上帝的保守與祝福,亦象徵著將自己獻上、為神使用。

聖歌隊獻詩〈美好力量忠實恬靜來箍圍〉後,教會傳道師林永勳以詩篇118篇19至29節經文、以「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為題分享信息,從教會歷史來思想上帝對未來教會發展的啟示。他邀請弟兄姊妹們透過認罪、感謝和立志的祈禱來回應上帝在這150年來的帶領與恩典。

(攝影/林婉婷)

「認罪」是誠實面對對上帝的虧欠;「感謝」是相信上帝的慈愛會讓人走出黑暗和罪惡、進入光明和盼望,就像150年前福音進入,讓竹仔腳的居民得到拯救,或是第一代禮拜堂遭遇火災,當時信徒們沒有因此而受挫,反而更熱心宣教,在苦難中有上帝陪伴與賜福,得以勇敢往前邁進,這樣的精神值得後人感謝與學習;「立志」是重新出發,回想起信仰前輩們的火熱,透過事工讓社區居民也能得著福音。林永勳特別提醒,竹仔腳教會的設立,是因為阮慶、林良弟兄在村莊裡不畏艱難地傳福音,因此竹仔腳教會本身就是「宣教的教會」。

最後他也以竹仔腳教會是「咱的(我們的)、彼此相愛、完成大使命的教會」與會眾們共勉,要打破你我隔閡,透過認同讓教會合一、委身事工,又從祖輩教會的開拓史可以看出信仰前輩們實踐彼此相愛的誡命,雖然過去處境與當代環境不同,但那不是宣教阻礙,只要願意行動,上帝會祝福教會經歷祂的恩典,「以前信仰前輩做得到,我們也做得到,他們沒有做的,我們更要去做。」

 

廣告

竹仔腳教會的設立始於竹仔腳教會人阮慶和林良,他們在1867年因於旗後醫館治療眼疾而認識福音,並前往東港教會聚會,同時在村莊裡傳福音;後李庥牧師在1871年7月成立竹仔腳佈道所,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11間教會。李庥在此首次洗禮有13人,其中有4位是客家人,也是長老教會史上首次記載客家人受洗,顯示竹仔腳教會是族群融合的教會。

竹仔腳教會第一代禮拜堂在1872年落成,用竹子為建材,可容納300人,還有宿舍;可惜因為火災,建物與相關文史資料盡遭損毀。第二代禮拜堂在1902年落成,以石灰、凝土為建材,使用37年。第三代禮拜堂在1939年落成,為磚造建築;此禮拜堂現已經改建為超商。因考量信徒聚會的便利性,教會在1971年遷址、重建第四代禮拜堂,即是現在的教堂,在1974年1月28日獻堂。

竹仔腳教會是祖輩教會,開拓腳蹤包含1924年南州、1954年林邊、1961年新埤教會,及1962年南州教會分設之崁頂教會;從開拓牧師李庥至現任傳道師林永勳,竹仔腳教會共經歷35位傳道人牧養與陪伴。林永勳在報告歷史回顧時提到,教會首本週年紀念手冊為130週年時出版,期待今年底或明年初能出版第2本週年紀念手冊,讓更多弟兄姊妹認識教會歷史與故事。

頒獎鼓勵參與畫教會卡片和Logo設計的弟兄姊妹們。(攝影/林婉婷)
介紹教會Logo比賽獲獎作品。(攝影/林婉婷)
畫教會卡片都佈置在教會車棚。(攝影/林婉婷)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